“城市驿站”:人文关怀下的城市温度——高新区创新城市管理优化城市服务“最后一公里”
天谷六路城市驿站
团结南路城市驿站
(记者 于秋瑾 通讯员 李圆)2019年初,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提出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高新区城市管理局率先改造辖区四处公共空间,定义为“城市驿站”。这些“驿站”造就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现高新区现代、科技、时尚的符号元素,以超前的理念让城市更有人文关怀,更有温情和温度。
城市驿站是由城市之窗(咖啡书吧)、卫生间、城市之家(公益服务)三部分组成,城市之家提供包含休息、免费热水、医疗箱等服务功能,空间内还有自动取纸机等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不时之需。其创新之处是将党政宣传、城市之家、文化交流、共享便利融合为一体,打造一个以商养厕、以书融合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譬如唐延路的城市驿站,地处唐城墙遗址公园附近,与团结南路城市驿站一样,周边均为居民区,完美呈现其为常住居民和过路市民服务的功能性。
天谷六路城市驿站,则是一个小型驿站,驿站里有保洁,有店长,还配备了便利柜,可以买面包等一些食品,紧邻国际会议中心,为区域商旅人士、保洁员等提供便利。
天谷九路城市驿站紧靠软件园、阿里巴巴、三星等高新知名企业,驿站后面就是风景优美的沣惠绿道,这个造型更为现代化的驿站可以为很多慢跑、散步的市民提供便利,还能为来软件园和周边企业洽谈的客户提供一个咖啡休闲之所。
“我们这些附近工作的保洁员,以前上厕所都要走10分钟去云水公园,有了城市驿站就方便多了,还能来这接热水,夏天非常热的时候还能乘凉,还提供冰水降温解暑,之前吃早餐都是从家里带热饭在路边解决,现在可以来驿站吃,有桌子有凳子,环境还这么好,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特别好。”驿站附近的一位保洁员说。他们作为这项措施的第一受益人,对驿站的好坏有足够的话语权,而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更能清楚地感知,城市管理的细化所带来的城市温度,而在温度之外,城市驿站也成了一个街区的文化符号。
正如西安高科城市服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城市驿站负责人张自衡所说,整个城市驿站体现了高新区现代、科技、时尚的符号元素,以超前的理念,打破传统对城市公厕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高新设立的四处城市驿站,都是根据区域民众生活状态的不同,设置更切合周边人群的运营形态,就是前文所说的精细化服务。而在精细化服务之上,其考验的主要是政府的智慧和理念,这次的城市驿站举措,在补足了“厕所革命”和助力“书香之城”以外,还有更多的管理智慧值得品味。
越是在细微处,越能体现城市管理的细节。高新区的这些举措,将公共空间、科技、城市、人文的关系重新梳理,再加以整合和创新,大力优化城市环境,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治理等软环境,实现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的,完成吸引创新创意等高端人才、以人才激发创新、以创新繁荣产业,从而实现城市的创新发展良性循环。
高新区城市驿站的创新举措,不仅是一次城市风貌的突破,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和沉淀,也将会成为城市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支撑,同时,也让人们看到高新对于城市宜居的更多想法和可能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