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努力提升综保区能级————访西安高新综保区党委副书记、管办副主任杨戎
本刊记者 张鑫焱
2019年9月下旬,杨戎到高新综合保税区履职。上任后,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转换角色,坚持“一线工作法”,勤勉敬业,积极推动综保区能级提升,将服务与管理融入日常,时刻寻找问题,寻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自觉提升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干事意识、位置意识及创新意识,将各项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
“我始终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杨戎说,作为综保区管办的班长,在来到综保区之初,首先是建章立制,通过建立园区和管办决策机制,落实廉政责任,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坚持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滋生腐败的力度。
作为党委副书记,杨戎始终坚持党建“走在前、作表率”,以党建引领促进园区全面发展。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委书记讲堂课等活动。
“作为副书记,能参与到红房子的建设中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现在我们的红房子已经成为了党员群众的打卡地。”被杨戎称之为“红房子”的地方,实际是综保区红色会客厅。
“众所周知,综保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园区,它是高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最前沿,最能代表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杨戎说,作为管办负责人,如何进一步促进园区更好更快发展是一直思考的事情。
2019年12月,西安高新区获批中国(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新示范先行区,这对于综保区的能级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杨戎和他的团队积极筹划,在半导体产业链招商发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服务等方面不断积聚产业资源。在能级提升涉及通关业务改革,海关监管模式优化及打造高效通关环境三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着力推动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相关改革试点,落实国务院促进综保区高质量发展21条。高新综保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集成电路保税检测研发试点,显著提升了区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通关效率。他们引进国内知名场站运营机构,改革场站作业模式,努力打造“零收费”园区,为全省打造高效通关环境,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条件做出贡献。
“综保区内,企业众多,如何服务好企业,让企业感受到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到任后,杨戎坚持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努力深化对企业的服务。2020年三星计划使用全货机约100架次,进口货值约20亿美元。他积极推动省市与民航管理部门对接、联系西安海关协调机场等工作,8天解决三星二期项目主设备进口国际航权资源配置授权问题,保障了企业设备顺利进口。他连夜与西安海关职能部门协调,制定专项解决方案,确保奕斯伟项目设备顺利进关。截至去年底,高新综保区(含B区)进出口总值2352.7亿元,占高新区的86.5%,西安市的72.8%,两区合计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第五。
他组织开展“进知解”走访活动,为区内企业送服务、送政策、送信心。走访三星、美光、住化等企业80多次,解决40余项迫切问题。先后解决住化电子员工进出厂区通行安全问题,协调天然气公司保障美光、力成冬季供暖期天然气供应,高效完成力成厂区公共区域除草,排除冬季安全隐患,提升厂区周边环境等。正是他认真负责、贴心细致的服务,增强了企业在高新区长期发展的决心与信心,在提及他和他团队的时候,区内企业都纷纷点赞。
一路走来忙碌而充实,杨戎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他将全力以赴,与大家一道奋力追赶超越,促进园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建好首善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