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鞋下地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
本刊记者 许丹
“最近生活怎么样,蔬菜收成好么,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庞光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刘晓峰来到群众家中,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刘晓峰将群众放在心上,走访入户是他的工作日常。为了带领庞光街道群众告别贫困奔小康,他一直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实处。
“合作社+蔬菜大棚”
全力做“亮”产业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作为庞光街道脱贫攻坚工作分管负责人,刘晓峰将推广产业项目,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都是用‘身影’指挥,不用‘声音’指导。”“他是带领我们致富的好干部!”提起刘晓峰,庞光街道群众交口称赞。面对脱贫任务,刘晓峰脱鞋下地、服务到村户,他带领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调研,决心从两个方面提高集体经济收入。一方面,他组织申报实施西安森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十百千万”项目,将财政产业扶贫资金每年按照每个村股金6万元的10%分红给6个行政村集体合作社,合同期满返还本金给村集体账号,以这种方式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最大限度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他充分利用高新区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积极落实高新区蔬菜生产专项补助、设施农业等扶持政策,着力打造炉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设施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在他的带领下,有效整合70亩集体闲置耕地新建蔬菜大棚项目46栋,目前已全部种植应季蔬菜。刘晓峰还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珍佰粮公司对炉丹村产业基地开展种苗供应、技术保障及产品帮销等订单种植业务。
战“疫”不放松
战“贫”不停步
抗疫不忘抓生产,战“疫”战“贫”,同频共振。疫情期间刘晓峰坚守岗位,从未休过一天假。每天奔走于各村卡点,查看值守、记录情况、慰问工作人员的同时,他心里还惦记着炉丹村的蔬菜大棚如何早点建起来。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他积极协调街道、村组干部,动员经验丰富的村民积极投身到炉丹村蔬菜基地建设中来,以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确保疫情防控与保供给工作同步推进。
“看着蔬菜大棚一座座建起来,村民们一个个充满干劲,我打心眼里高兴。”防疫期间,刘晓峰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协调材料供应厂商,积极联系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理联防联控车辆转运证明,安排专人实地踩点、确保材料运输一路畅通……只为了让炉丹村的蔬菜大棚按时建成。
在刘晓峰和庞光街道、村组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在这春意渐浓的时节,庞光街道的村民们迈出了季节更替下田间耕作脚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炉丹村的46栋大棚已开始收益,一手防疫情,一手抓生产,农民们用勤劳和汗水,在一栋栋蔬菜大棚里演绎出硕果丰富的好春景。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