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已授牌社区博物馆44家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陕西省已授牌社区博物馆达到44家。其中,关中的社区博物馆多依托历史遗址、村寨旧址、厂房原址建设,远可追溯至几千年农耕文明,近则展现百余年城市、工业、社会发展。社区博物馆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寻乡愁、寻记忆、寻根脉、循发展的精神家园。
为了更好地延续因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脱贫攻坚、避灾脱险、重大项目建设被割裂的文化记忆,依托新型社区或村内空闲场所,通过人、物、图、史的展示,讲清历史、讲好故事,以留住当地群众乡愁、提升新社区文化凝聚力,陕西省文物局于2017年5月出台《关于社区博物馆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建设一批覆盖全省、特色鲜明、示范性强、服务基层的社区博物馆。
据了解,建设社区博物馆必须在选址、主要功能、基础条件、展示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具备以下条件:首选资源相对丰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人口具有一定规模、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已有陈列展示或展示条件成熟的社区;依托工业遗产、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古村落等建立社区(村)博物馆;社区(村)可结合当地现有文化站、村史馆、文管所等场所,提升改造成社区博物馆;具备博物馆基本的陈列展示、藏品保管、宣传教育功能;建议有60平方米以上的展厅,有20平方米以上的机动空间,有100件以上能够支撑陈列展览的藏品,有3名以上管理、宣教等工作人员,保障基本展览展示展演需要。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