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首次超过96%

2020-07-16 02:02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7月13日,即将再次去秦岭考察的西北大学教授岳明,谈起这些年秦岭的变化感到十分欣慰:很多次生草甸变成了灌丛,一些灌丛演变为幼林,秦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岳明持续研究秦岭植物群落动态已经24年,他的感受有了新的数据支撑。记者当日从省气象局获悉:根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陕西省气象局的研究显示,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质量显著变好,优良等级面积首次超过96%。

多组数据显示秦岭生态环境逐年向好:2019年秦岭植被覆盖较2007—2014年整体状况明显改善,植被覆盖持续上升,东北部部分地区改善幅度达30%以上;土壤湿度逐年增加,秦岭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区增幅达50%;大气光学厚度持续下降,部分区域降幅10%—55%。2019年秦岭优良面积占比较2007—2014年平均值提高了9.2%。

秦岭懂绿,源于三秦儿女懂绿。以前,村民砍柴的小路是岳明团队上山的“向导”。“现在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砍柴的很少见了。那种小路痕迹难寻,都被草丛灌木覆盖了。”岳明说,虽然入山没了小路“向导”,但是生态好了,他心里更加高兴。周至县板房子森林管护站站长李西峰对记者说:“从33年前的伐木施工员到如今的护林员,工作职能的转变让我对秦岭一草一木有了更深的情感。”

为了加强秦岭保护,陕西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严格秦岭保护执法,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持续推进秦岭“五乱”问题整治,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大秦岭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统筹推进秦岭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今年4月,在秦岭发现了中国最北端野生蕙兰种群,数量超万株。同月,科研人员发现兴隆岭和天华山金钱豹种群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并建立了稳定的种群。朱鹮翩翩起舞于农院外、稻田间,汉江、丹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出境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依托秦岭好生态,今年春季,柞水县金米村栽植木耳185万袋,栽植户户均增收1.9万元。王海涛齐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建设“智慧社区”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2020-07-15 10:35阅读

    西安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工作安排会顺利召开

    2020-07-14 15:01阅读

    环境治理让秦岭更加生机勃发

    2020-07-13 02:11阅读

    解码细柳“一核四化”基层治理机制

    2020-07-10 10:51阅读

    杨占文调研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进情况

    2020-07-08 12:10阅读

    陕西举行秦岭环保志愿行动示范活动

    2020-07-07 02:07阅读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苏宁广场项目开工建设

    2020-07-03 20: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