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基地:数字“天眼”让城市管理精细化
近年来,航天基地积极布局数字经济产业,现已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密集聚集区域之一。今年上半年,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工地等智慧城市功能都已纷纷启用,智慧航天的美好生活已经开启。
城市管理工作中“针脚”的细密程度直接关乎城市品质,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能给市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航天基地通过设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和信息平台,实行“全天候”“全覆盖”的监督管理机制,把涉及城市管理、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民生问题,都纳入数字城管的“天眼”之内。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为城市管理装上“天眼”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航天基地辖区的城市管理相关问题一站式受理、立案、派遣、处置、反馈等闭环流程,积极妥善解决处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守护道路安全 整治车辆违规停放
城市管理“千丝万缕”,但“一针一线”关乎城市质感。为保障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加大工作力度,利用在辖区的重要路段及学校周边安装的23路高清视频固定点位及数字化平台,及时做好城市管理保障工作。
一方面通过视频点位对周边道路情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尤其针对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加强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区域周边道路的监测,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一旦发现低温降雪、道路结冰、大风天气导致围挡倒地、大雨天气路面积水等情况,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清理管控。
系统监测到道路积水的画面
另一方面通过“天眼”系统全天候密切关注道路状况,根据“系统发现——人工审核——及时派发”的运转模式,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沟通,重点做好市民投诉问题的转办及回复,为周边居民群众正常出行站好第一班岗。
24小时“天眼”紧盯 提高工作精细度
航天城市管理服务热线(029-62352319),是城市管理工作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全天候在岗在线,充分发挥“24小时在岗的城市管理工作总调度”的作用,针对市民的来电,第一时间接听受理,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
全天候的“天眼”系统紧盯,系统定制开发“城管通”“处置通”等移动工作APP,通过制定责任网格和巡查区域,规定问题的处置时限和标准,有效地提升了案件的指挥调度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
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事件
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视频智慧识别系统,工作人员发现了位于华美十字的一位市民,“当时在‘华美十字’视频点位发现一男士倒伏在路旁阶梯上,并伴有呕吐等不适反应。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立即层报并联系相关大队到现场了解情况,执法队员赶赴现场后了解了情况并立即联系公安、防疫、医务人员到现场进行核查,及时对该男子进行测温及消毒,并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置。”工作人员回忆道。
全天候监管 全面治污减霾
航天基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渣土车运行主要通道安装了4套卡口系统,具备测速及过往车辆抓拍监测功能,特别是对渣土车运行情况的抓拍监管,比如密闭情况、冒尖、沿途抛洒等,为违法车辆查处提供可靠证据来源。
数字化监管渣土车让市民生活更安心
此外,根据治污减霾工作需要,建设了7套高空摄像头,实现对工地施工、工地扬尘、冒黑烟等问题进行实时监管;与此同时,已接入138路工地视频监控,对辖区出土工地进行在线监管;配备了5辆视频采集车,实现远程画面实时回传、实时对讲以及远程操作等功能。可配合开展渣土夜查、集中整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现对于辖区的全天候监管,助力治污防霾工作。
自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成立以来,改变了过去城市管理突击式、粗放型、被动式的管理模式,数字城管系统建设了一套标准的城市管理问题处置流程,实现了问题的标准化受理、处置、考核,真正使城市管理问题标准化、公开化。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让城市管理“更智慧”
目前,依据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整合现有资源,草拟了现有平台智慧升级思路,升级后的平台将实现对航天基地全区域精细管理,推动智慧执法、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公厕、园林绿化、便民服务等行业的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