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他们是“新岗教师” 有的刚毕业有的刚转行 都是第一次过教师节

2020-09-10 16:08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我明明是个老师,病毒却把我逼成了主播,那个谁你再不醒醒,我就顺着网线过来叫你了!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为什么没人回答?不能互动的课堂,好像不是很可爱!上网课是真累,腰和喉咙都不是我的,只有你们是我的!过年回老家带着电脑、手机,满山头找信号……这道题的答……刚刚是又断网了吗?唉呀,这信号一天天的真是太不给力了!拖堂这个“优良传统”,上网课也得发扬光大。为了明天的网课,赶紧洗一下油头,再把睡衣换掉!别来什么双击666,给我冲刺高考666,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线上线下,一方屏幕,三尺讲台,他日四海桃李,立德育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就万紫千红。2020年是所有人坚强内心经受疫情考验的一年。2020年9月10日是初次尝试“停课不停学”当了数月“主播”的老师们的节日,也是初为人师开始培育英才立德树人的新老师们的节日。今年秋季开学,西安市招聘公办教师7833名,是过去3年的总和,其中很多人是第一次走上教师岗位。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多名“新岗教师”有的是应届毕业生,有的是从其他行业转入教师岗位。初为人师,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他们又有哪些感受?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思考。

口译硕士当了高中教师

给班级开设口译课程

杜洁 西安市高新一中实验学校英语教师

杜洁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虽然学的口译专业,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教师行业,她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会一直保持年轻状态。杜洁还记得,在高新一中南校区跟岗时,看到老师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让她受益匪浅。

杜洁任高一年级的英语老师,也是高一二班的副班主任。作为高中教师,教学工作自是忙碌,真正上岗之后比想象中更忙。“节奏非常快,每个老师还要开设校本课程。”杜洁开设了口译课程。英语组其他老师还开设了英语演讲、模拟联合国等课程。“这种方式很好,可以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增强实践能力。”

即将迎来第一个教师节,杜洁写下这样一段话:时光会带走我初为人师的慌张,却带不走我面对新开始的郑重;岁月也许会磨平我年轻时的脾气,却磨不平我面对学生的那份关爱;经验可以淡化我桃李芬芳的激动,却不能冲淡我看到学生微笑时的欣慰。

孩子在成长档案上画了一个甜苹果

让她对教师职业有了新的思考

陈姝彤 高新一小语文教师

“教师是一种和人交流的职业,在这种交流中,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可以从传授对象身上获取力量。”今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的陈姝彤这样认识教师这份职业。

陈姝彤任高新一小语文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职务。入学第一课,陈姝彤给班里的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一棵大树,有甜苹果和毒苹果,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甜苹果。班务管理时,他发现班里一个小女孩不遵守规则,上课会突然大叫。陈姝彤和孩子妈妈沟通时,孩子妈妈说,孩子很认真地给她讲述了甜苹果和毒苹果的故事,还在自己的成长档案上画了一个甜苹果。“那一刻,我就被触动到了。人性本善,孩子表面上调皮捣蛋,其实内心是向上向善的。”

陈姝彤觉得,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有一种精神世界的完整,这就需要课堂上和学生心灵的交流、感情的互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也是完善自我的过程。

从击剑教练到体育教师

更忙但也更充实

王增强 曲江三小体育教师

2018年,王增强从西安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毕业,因为从小学习击剑,他到击剑俱乐部做了教练。2019年年底,得知学校招人,王增强考入曲江三小成为一名体育教师,负责一年级5个班的体育课。

王增强说,他每周要上15节课,基本属于满课状态,还要兼顾学校学生放学入队、配合班主任常规教学,每天回家一洗漱就睡着了。

“教师这份职业忙和之前的工作比确实更忙,但也更充实。”他喜欢运动,下班经常会和同事一起去运动,每天作息时间很健康。对于未来,王增强有自己的规划,“我喜欢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成长、上升,教师这份职业就是我期待中的工作。”

马上要迎来人生中第一个教师节了,他充满期待,“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他们的可爱和纯真总会感染到你。”

如何做到归来依旧是少年?

这是学校教育值得思考的

刘瑞琦 曲江六小教师

刘瑞琦是陕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能考入曲江六小成为一名教师,刘瑞琦坦言很开心很兴奋。

入职以来,刘瑞琦除了负责日常行政工作,如早上接孩子、测温记录、提醒安全事项之外,还要负责组织学校的大型活动。

新学校、新老师,家长们关注校舍的环保、也关注教师的能力。刘瑞琦说,为了让老师们尽快成长,学校也给老师创造了很多培训机会,刚入职就进行了好几场培训。

刘瑞琦发现,现在的小学教育更注重素质教育,学校开设了特色生活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发现生活、回归生活。刘瑞琦在思考:为什么小学生刚入学时都很有表达欲、愿意释放自己,但是到了大学却不愿意主动表达?学校教育如何能让孩子保持朝气,归来依旧少年,这应该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

在企业工作10年后转型当老师

孙媛 曲江第十二小学语文教师

孙媛2009年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企业干了10年,她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喜欢孩子,发自内心地向往与憧憬教育行业。今年她对自己重新进行了职业规划,转行投入教师行业。

孙媛说,今年是她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度过教师节,这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内心无比激动,对她而言,这是肯定也是激励,是信任也是鞭策。

“我做好了准备,并愿意全力以赴。”孙媛说,和孩子相处这几天,从孩子第一天入校时的陌生,到现在对她的依赖,这一切让她觉得幸福。孩子们天真烂漫,真诚善良深深地感染着她。

想教出儒雅文明的学生

兰兰草 西安高新国际学校语文老师

26岁的兰兰草刚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专业是古代文学,从入职培训到成为一名一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用了两个月时间。

一年级的孩子有一种与人天然的亲密感,“兰老师,你好漂亮。”“兰老师你中午怎么不休息”……这些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问候让她的心总被融化,培训中老师曾告诉她,先让孩子们爱上学校,爱上老师,孩子们才能有更多学习动力,她也在为此努力。

兰兰草说,自己学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希望这些知识可以在校园里落地。她想用自己的所长和班里的孩子一起重新咀嚼经典,让孩子们从小学打好基础,让经典慢慢渗透孩子的内心,带出儒雅文明的孩子。

说起即将到来的教师节,兰兰草说,有点点期待,学生的问候可能会让自己心都融化。

教学得到认可让他很受用

安智先 西安浐灞第七初级中学体育老师

安智先是甘肃天水人,26岁的他今年刚从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到浐灞七中入职十多天,学校是新的,他也是名新老师。

“学校做了很多培训,印象深刻的是操场上的话筒怎么用都进行了讲解。”安智先说,培训特别实用。

“一周带了六节课,最害怕因为是新老师,同学们不听话。”安智先说,他起初给自己设计要严厉一点,后来发现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更好,每节课开始他会告诉同学们上课一定先检查鞋带,这关系上课安全,一周的教学十分顺利,教研组对他工作比较认可,这些让他很受用。

安智先说,在新学校里度过人生第一个教师节肯定让人难忘,他想把严格用在自己身上,当一个优秀的老师。

当老师是自己的初心

看到孩子们纯真的样子感到幸福

屈池 西安浐灞实验小学语文老师

屈池,西北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毕业,去年9月入职了浐灞实验小学,那时学校还在筹建中。屈池入职后开始了近一年的培训。

屈池表示,今年是学校正式开学招生,她教孩子们综合实践课,同时她还是一年级一个班的配班老师。

开学第一天有点措手不及,第二天她表扬了一个调皮的孩子,没想到表扬后孩子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这件小事让她发现,自己需要不断找出孩子们的特点,了解他们并因材施教。

屈池说,虽然教师节该怎样过还没计划,但当走上讲台,看到同学纯真的样子,就能感受当老师的幸福感。从教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学生们的反馈更让她觉得没付出没有白费,“综合实践课一周一次,这周第二节课,就有同学表达很喜欢这门课,太让人开心了。”

与孩子灵性的眼神对视

这个画面很温暖

陈诚 西安浐灞第十小学美术老师

陈诚是安康人,今年从西南大学美术学免费师范专业毕业,7月入职浐灞十小。

开学后,除了教美术,他还是一个班的配班老师。

“第一周主要讲纪律要求,第二周算是正式课程,我的从教经验太短。”陈诚说,在课堂只要讲到有趣的细节,孩子们脸上会洋溢出对知识的渴望,当和孩子们求知的眼神相对时,他就觉得那个画面特别温暖。孩子们的眼神特别有灵性,笑起来的画面很温暖,这些会让他觉得教师是很神圣的职业。

对于自己的职业计划,陈诚说,他将尽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孩子,在美术方面给孩子打好基础。这个教师节他想思考怎么做一名好老师,不断提高自己,多年后回顾时才不会后悔。

想为孩子们制作成长手册 陪他们长大

梁静 西安港务区新筑中心小学语文老师

27岁的梁静,从山西太原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入职新筑中心小学一个多星期了。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她说自己内心感动满满。

家在外地的梁静现在吃住都在学校,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使这个“外地”姑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使她更坚定地开展教育工作。

梁静说,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够成为心系未来、脚踏实地的人。还没到教师节,她就收到了学生的祝福语,这些孩子真的让她很感动。她说自己想为他们制作成长手册,不断去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和特质,陪他们长大。

从舞台到讲台 收获来自朋友的羡慕

马丁 西安国际陆港第二小学音乐老师

马丁,27岁,2017年从延安大学音乐专业毕业后从事了3年舞台剧演出。如今成为西安国际陆港第二小学一名音乐老师。从舞台到讲台,他收获了来自朋友的羡慕。

马丁说,在初为人师的紧张与兴奋中将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教师节。还是学生的时候,教师节这一天总会平添一些对老师的尊敬。成为老师后,对这个节日又有了不同的感受,才完全理解那些鼓励和要求背后包含的是一个老师的责任心。

马丁说,刚进校园时自己带四年级的音乐课,很紧张,这一周终于找到些感觉。

说起自己的职业规划,马丁说,他想做一个好的音乐老师,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为此,他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用言行举止践行为人师表的责任。

学生的一句小问候都让她特别感动

宋嘉琳 西安浐灞第二中学英语老师

宋嘉琳是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之前在培训机构教英语。看到浐灞在招老师,通过笔试面试一系列环节成了浐灞二中的一名英语老师。

宋嘉琳父母都是教师,而今年9月10日,终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师节了。

开学两周时间,领导和同事对新入职老师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学生们也很暖心,“有一天在班里批改作业,一名同学给我说‘老师你真辛苦’。”宋嘉琳说,学生的一句小问候都让她特别感动。

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宋嘉琳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做一个学校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老师。

与孩子们成为朋友是件无比骄傲的事情

刘锦 西安国际陆港第三幼儿园幼教

21岁的刘锦,毕业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8月底入职,成了西安国际陆港第三幼儿园中班一名配班老师。

她说自己真是是过了很充实的两周,第一周总有孩子哭闹,这一周有个孩子告诉妈妈“交了四个朋友,三个大朋友一个小朋友”,刘锦觉得这是孩子对自己的肯定。30个孩子管理不容易,刚开始她迷茫过,但当自己真正与孩子们成为朋友时,她发现这是一件无比骄傲的事情。

刘锦说,这个教师节,老师们准备教孩子做一个手工、学一首歌。幼儿园的生活像一杯清茶,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这个教师节是她第一个教师节,她希望一直能保持激动和开心的状态,先从简单做起,多看多学,得到更多收获。

带给孩子们知识和快乐,是她的愿望

孙欣悦 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美术老师

22岁的孙欣悦是西安工业大学应届毕业生,是名美术老师,目前学校安排她在德育处工作。她也是一年级一个班的配班老师。

“入职前,我一直担心经验不足无法胜任。”孙欣悦说,入职后发现情况比想中好很多,同事们都很友善,会热情地给予她帮助。开学后看到那么多孩子入校,想着要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她立刻就有种强烈的责任感。

第一次过教师节,孙欣悦说感觉很奇妙、很复杂,有作为教师的骄傲和使命感,也有被孩子们仰望和信任的幸福感,这种情绪就像破土而出的新芽,让她更坚定。教师这份职业是平凡的,又是神圣的。能够尽最大的努力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带给孩子们知识和快乐,是她这个教师节最大的愿望。

被孩子写进作文 他将作文保存下来

徐勋明 西安国际陆港第四小学体育老师

延安大学体育专业毕业后,徐勋明没有急着找工作,直到看到港务区招聘教师,才通过报名、面试层层筛选来到陆港四小。

“我的体育老师身体健壮,威武英俊年轻……”徐勋明说,开学后一个周末作业是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新学校,没想到自己作为一个体育老师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孩子写进作文里,他将这篇作文保存了下来。

对于即将迎来的人生中第一个教师节,徐勋明说,当了老师才感受到教书育人的不易。一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像花朵一样绽放的时候,就会感受到身为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一点也不觉得辛苦了,同时也感受到那份责任和使命。

他是退休教师

已经98岁,教书育人30余载

学生们对他恭敬感恩

教书育人30多年,退休后学生仍感恩他的教导,多次前来探望庆生,有学生称他为“永远忘不了的老师”,有学生叫他“德智父亲”,98岁的老教师赵立深受学生敬重。

难忘师恩 七旬学生给老师庆生

赵立退休前在西安市第十八中学任教,1983年退休,教书育人30多年。退休后学生仍然不忘师恩,说赵老师是他们永远不能忘的老师。

2019年12月23日,10位年过七旬的学生为98岁的班主任赵立庆祝生日,学生们站成一排边拍手边唱生日歌,老人热泪盈眶,这已经是学生第三次前来为他庆生了。

赵立的学生华震亚说,当时已经多年没有联系到赵老师,没想到居然和赵老师的女婿成了同事,这才重新联系到了赵老师,她就和几个同学商量去探望赵老师。于是从2016年起,他们会在赵老师的生日12月24日前后去看望老师,同时给他庆生,几乎每次都有十几二十个同学前往。2018年因师母生病住院中断了一年,随后他们还会继续去给老师庆生。

“家长没教给我们的 他都教给我们了”

华震亚1961年上初一,赵立任她初二、初三的班主任和历史老师。“家长没有教给我们的,他都教给我们了。”

华震亚说,除了教授知识,赵老师对每一位同学的关怀都是无微不至的。华震亚的父亲在陕北农场工作,母亲常年在外,家里只有她和两个哥哥,赵老师看到她头发乱乱的,就问她小辫子怎么不梳好。华震亚因病导致视力不好,坐在第一排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考试时老师在黑板上抄题让学生做,赵老师每次都会把试卷底稿留给她,还叮嘱其他科目的老师也给她留着。升学考试时,赵老师建议华震亚读中专,因为她的视力不好怕大学不好录取。

“他对我们所有人一视同仁。”华震亚说,当时班里城里孩子大都不跟农村孩子玩,赵老师就两头做工作,让城里孩子叫上农村孩子,让农村孩子主动和城里孩子玩,最终大家都打成了一片。华震亚说,学习、生活,甚至礼仪赵老师都会叮嘱他们。

即便他们工作了,赵老师还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华震亚当年虽考上了幼儿师范,但因家庭原因政审没通过,早早结婚生子,在单位做出纳工作。30多岁时碰到赵老师,老师鼓励她继续深造,华震亚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参加了自学考试,顺利地拿到了大专文凭,工作也因此得到晋升。

初为人师感觉自己能力不够

后来养成了读书学习的好习惯

教师节前夕,来到赵立老师的家中,老人虽已年迈耳背,但一提起教育工作仍能侃侃而谈。

赵立是江苏盐城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1949年参军,后来赴朝参战,在作战中受伤脚趾头断了两个,之后转入教育行业成为一名教师,先后在太原六中、西安市第四十七中学、西安市第十八中学任教。

“为人师表要求很高的,我感觉自己能力不足。”谈起当年决定从教的初衷,虽是浙大毕业,赵立却很谦虚。

赵立的小女儿赵林宁说,父亲一直有学习的习惯,读书看报做剪报,将历史、政治、生活常识和文学分类整理,这个习惯至今仍然保持着。由于腿脚不好,学校特许父亲坐着讲课。他的普通话不好,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纪律并不好,他会说:“你们就安静5分钟,之后想干什么干什么。”5分钟后,学生们都被他的课吸引住了,没人再说话。

坚持家访 把自己的馒头分给贫困学生吃

除了加强业务能力,赵立还特别注重家校联动。每天放学后,他都会骑着自行车去学生家做家访。赵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同时告诉家长不要批评,正确引导。

有学生出书撰文纪念和赵立老师的三十六年师生情,学生这样描写:赵老师工作十分严谨、认真,教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从不迟到一分钟。那时学生老师生活艰苦,有的学生连干馍都吃不上,赵老师就把自己的两个馒头分给大家吃。得知我家里困难,还给我20元钱,告诉我说是贫寒补助。

“他经常资助贫困学生,虽然当时他的工资只有80元。”赵立的女儿赵林宁说。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他的教育之道充满智慧

作为一名老教师,他有哪些教育之道传授给新教师?

“我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拍过桌子,学生错了,就要告诉他对的是什么。”赵立说,对学生一定要有真心实意、好心好意,要和气、耐心。

有一位女学生看到老师抽屉里的助学金,偷偷拿走15元,赵立发觉后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因为他后来了解到该学生家里经济紧张,于是在发助学金时把这位学生的名字加了上去,那个学生当时脸一下子就红了,也哭了。赵立反而安慰学生:“别哭别哭,这不怪你父母也不怪你,怪我没想到你。”

正因为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有加,有学生称赵立为“德智父亲”。他当年从太原离开时,30多名学生流泪送别,如今,他的学生有的已经七八十岁,对他依然恭敬感恩。

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位师者!

祝老师节日快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康军主持召开西咸新区“三河一山”绿道建设工作推进会

    2020-09-10 10:25阅读

    高新区整治共享单车解民忧

    2020-09-09 10:50阅读

    国际港务区举办“亲子文明行·拾光畅乐节”系列活动

    2020-09-08 10:23阅读

    西安市深化实施“名校+”工程 优质均衡教育新格局正在形成

    2020-09-04 21:03阅读

    西安市各学校秋季开学工作准备就绪

    2020-09-03 11:22阅读

    陕西9年追缴文物1.7万余件

    2020-09-02 00:06阅读

    空港新城幸福里智慧社区荣获全国智标委应用实践奖

    2020-08-31 10: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