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产业兴 群众富 ——第一书记张维明的扶贫故事

2020-11-13 10:58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贫困群众巩固脱贫成效和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现任陕西省千阳县草碧镇坡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组组长的张维明深谙其中道理。2016年驻村扶贫以来,他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始终把带领群众发展主导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产业兴、群众富”的脱贫致富之路。

现在的坡头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提升,矮砧苹果种植面积扩大至480亩,年收入200万元;药材发展到1000亩,年收入100万元;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10万元以上;羊肚菌、灵芝年产生经济效益10万元;苹果建园、光伏发电、药材种植、特色食用菌大棚已成为支撑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效增收的主导产业。而2018年的坡头村还是立地条件较差、群众观念落后,村集体实力不强,全村产业发展滞后。而今,产业富民已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

这一切成果都得益于,村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张维明与村“两委”班子及时召开的产业发展座谈会。会上确定了“支部引领、合作带动,项目支撑、长短结合”的总体思路,以村集体经济组

织为主,大力发展

食用菌种植和光伏

发电产业,建立健全科学的产业收益分配和利益联结机制。同时,以中药材和苹果种植为主,指导群众发展特色项目,实现稳定脱贫和增收致富目标。在反复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中长期和短期产业发展规划,并及时向全体村民通报,激发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斗志,掀起全村凝心聚力共赴小康的热情。

确定发展路径,因户施策是贫困群众致富的关键。“感谢党和政府,如果没有好领导、好干部手把手教我技术,哪有我的今天?”这是坡头村村民时建军发展产业脱贫后的真实感言。过去,时建军家境贫困,妻子孙红丽是三级肢体残疾人,两个孩子都在校读书,全家四口人靠种地维持生计,是村上的低保户。“发展产业缺技术、外出务工难脱身、脱贫致富无门路”一直是时建军的心头病。2016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张维明多次和他谈心交流,安排他到村上建起的苹果示范园参加劳动,跟着苹果师傅学技术,并参与园区管理,还动员到镇村举办的苹果种植技术培训班听课,一年下来,他在苹果种植方面的技能一天比一天强,成了真正的“行内人”。张维明积极鼓励他发展苹果种植产业,并在落实产业扶持政策的同时,由村上从果树管理到果品销售给予全程指导服务。时建军满怀信心地承包了5.9亩果园,投入家庭经营。到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3万元,加上药材种植和就近务工等经营收入,人均纯收入突破1.2万元,一举实现脱贫目标。

像时建军这样的建档立卡户,在坡头村还有很多,他们每一户家庭有着各自不同的贫困状况,针对个户差异,在脱贫攻坚中,张维明和村“两委”始终坚持因户施策,认真研判制定并落实好每一项具体脱贫措施,帮助这些贫困群众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从奔走田间地头了解产业现状,到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全村发展规划;从遍访贫困群众深化扶智扶志教育,到带领群众实干发展特色产业。“只有发展好产业,才能实现整村脱贫,才能为全村振兴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撑,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走上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这是产业书记张维明的深切体会。

2018年以来坡头村累计争取实施了总投资600万元的产业项目3个,其中投资210万元建成300KW光伏发电项目、投资200万元建成67座食用菌大棚、投资190万元建成80亩矮砧苹果示范园。截止目前,全村10户贫困户承包经营苹果园50亩、40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120亩、23户贫困户种植油葵34.5亩。通过项目搭载,全村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分红千元以上,其中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西北信息报记者李喜林通讯员程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通济花园烧暖时间惹争议 居民吐槽:不用还要交费70%

    2020-11-13 15:47阅读

    “西马”给西安带来了什么?

    2020-11-11 20:08阅读

    中国绿发投资集团调研沣西新城

    2020-11-10 18:20阅读

    陕西乾县锻造执法铁军 捍卫碧水蓝天

    2020-11-09 08:40阅读

    航空基地召开建筑垃圾清运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

    2020-11-06 14:04阅读

    大数据保障安全 志愿者用心服务 “金牌”西马精益求精

    2020-11-04 20:06阅读

    您准备好了吗?人口普查开始上门登记

    2020-11-03 08:5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