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博会“逛街”是怎样一种体验
走到第三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不仅仅是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平台,更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今年的进博会除了汇聚世界好物以外,也集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文化风景。其中,别有魅力的国家级步行街展示区成为吸引国内外展商和观众的“高光区”。
魅力街区展风采
“哇,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不倒翁小姐姐’。”进博会的陕西展区门口,有观众惊呼。来自国家级步行街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网红“不倒翁小姐姐”在展区前翩翩起舞,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拍照留念。
这是以“扮靓步行街,传承老字号”为主题的陕西展区举办的特色表演活动。除了陕西的大唐不夜城外,杭州湖滨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等展示项目都在进博会上大放光彩。
据悉,为了便于出席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际组织和各国代表团进一步了解中国地方文化特色、加强交流合作,本届进博会在往届文化公益演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化老字号”展示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形象展示、国家级步行街、中国旅游等人文展示项目。其中,国家级步行街展示专区以“百步一展位、千步一条街”为主题,营造出“商业步行街”效果。一条条微缩步行街丰富且有代表性,让中外参展人员饱览各地特色美食与文化。
走入湖滨步行街展区,看到一个小型的西湖景区仿佛重现在进博会。据了解,湖滨步行街展示区域的整体外观以西湖作为框架概念和形态依据进行设计,体现了“城中有水、水中有景、景中有物”交相辉映的别致景致;上海南京路则将南京路的“前世今生”、潮流活力和璀璨未来带到会上,复古的风格搭配最新的科技,成为观众“打卡”的热门地点。
古老传承“潮”起来
作为城市“名片”,进博会展示的这些国家级步行街大多拥有悠久的历史。
在上海南京路展区,看到一条满是霓虹灯牌的复古道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南京路,仿佛有种时间倒流的感觉。”有观众兴奋地和各种场景合影留念。据悉,南京路始建于1851年,历史悠久,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在进博会上,南京路展区专门设置了“十里洋场,回望古今”板块,借助珍贵历史影像资料,展示南京路步行街的开街历史、发展故事等,并在设计上融合了南京路上的金带、历史建筑与特色霓虹招牌等代表性元素,向观众还原真实的南京路步行街街景。
陕西展区以参观体验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形式进行档口设计,设置了老字号主题专区,同盛祥、德发长、春发生等40家陕西本土的中华老字号品牌、特色企业及非遗产品精彩亮相。湖滨步行街更是将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其“湖上直播间”结合湖滨步行街上诸如知味观、采芝斋、万事利等老字号品牌以及亚运元素,为观众带来“有故事有味道”的现场直播……
对于这些步行街来说,紧跟时代潮流,不只要将新的东西引进到街道上来,也要让时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古老的传承“潮”起来。
递出城市新名片
这次参展的步行街,均在进博会上展示了自己改造提升后的最新成果。
以在进博会上进行展出的全国示范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为例,自2018年12月被商务部确定为首批改造提升试点步行街后,解放碑步行街所在的渝中区委区政府将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作为全区“一号工程”,围绕解放碑步行街开展环境优化、业态提升、产业提质、规范管理等工作,全力推进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2019年,解放碑全年人流量超过1.6亿人次,同比增长34%;营业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4.8%。今年上半年,解放碑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在全国11条首批改造提升试点步行街中均排名第一,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成效逐步显现。
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展区旁边是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展区,其改造提升也颇具成效。近年来,通过打造多元消费场景,从彰显成都“慢活”气质的“历史文化名街”,到备受游客青睐的“打卡圣地”,宽窄巷子迸发出蓬勃的消费活力。数据显示,去年,宽窄巷子游客量高达4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32.8%;街区营业总额约12.11亿元,同比增长42.9%。
改造提升后焕然一新的步行街还有很多。对于这些步行街来说,首店经济、传统文化、智慧街区等都成为了这些城市“名片”的新特色。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