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再造生态良好人文鼎盛的新汉江 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建设工作走笔

2012-05-14 13:41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阳春四月,正是油菜花飘香的季节。走进古城汉中,漫步在汉江两岸,我们看到身姿雄丽的桥闸如五道彩虹,出湖水,接蓝天,霓虹起舞,溢彩流光;我们看到天汉的星空下,音乐、灯火、喷泉交织变幻,一江两岸盛开光与水的花朵,音乐向我们传递自然之爱与人类之爱,传递艺术之光与文明之光;我们看到汉中的历史文化元素在汉江两岸重现神采。置身这大水大绿之中,观一路风景,读一路史书,品一路诗香,我们只有深深地陶醉和无限地赞叹!

汉江两岸出现的美轮美奂的景色和崭新的面容,正是汉中市近年来高规格谋划、大手笔建设开发“一江两岸”的一个缩影。

随着西汉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和十天、宝巴高速公路以及西—汉—蓉高速铁路的建设,汉中不仅将彻底解决交通瓶颈问题,而且成为连接西安、成都、重庆三大经济区域的枢纽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汉中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汉中城市规划建设的新的目标,要把汉中建设成拥有百平方公里和百万人口的中等现代化城市,并明确了一江两岸建设的新理念:不仅要“筑堤保安泰,畅流送吉祥”,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和人性化的要求,再造一个生态良好、人文鼎盛的新汉江。打造古城汉中美丽的会客厅

汉中市一江两岸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区域,位于汉江中心城区段,以汉江为轴心辖汉台、南郑两岸堤防,长度达24公里。一江两岸景区建设于2003年启动特别是一江两岸管委会办公室于2008年成立以来,在汉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经过水利局、一江两岸建设办公室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汉中汉江城区段的开发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取得了显著成果。外来游客和汉中市民纷纷盛赞:一江两岸的建设者,为古城汉中打造了一个美丽的会客厅。

(一)宏伟的桥闸。桥闸是一江两岸的龙头工程,长1160米,宽27米。机动车道最高车流量达3000辆/天。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宽敞流畅,可观桥东桥西风景。桥闸兼有行车、蓄水、景观三大功能。造型美观,身姿雄丽;与刚刚建成的宽阔宏丽的天汉大桥成呼应之势。下闸蓄水,可形成长6.7公里、平均宽度500米、水域面积3.03平方公里的水面,适宜开展水上运动和水上休闲娱乐活动。水旺养鸟,冬春之际,有江鸥远方来,与游人相嬉共乐,情景动人。

(二)风景带。会客厅的主体。其中江北风景带长约4.2公里,江南岸风景带3.5公里。园林化的风景带主要由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休闲广场及风景园路构成。栽植各类树木花草上百种。主要有汉桂、银杏、柳树、松柏、斑竹、紫薇、芭蕉、樱花、蜜桃、龙槐、三叶草等。各类花草树木均匀布局,层次分明。柳树、汉桂、银杏呈线性栽培;近水则柳,堤顶汉桂,江滨路侧是银杏;其他花木块状布局,百米内树有别,花有异,或竹影摇曳,或芭蕉婆娑,绿草红花,各有情味。亭台楼阁和休闲广场,总面积近3万平米。既可供政府开展公共活动、节日庆典,也是群众性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的场所。风景园路呈平行、立体布局,游人或跑步、或快走、或漫步,各得其所,残疾人可驱动轮椅游赏。路侧有舒适的长凳供游人休憩。各类灯光布局合理;形成汉中灯亮工程的主要地带;灯火开放之时,满湖诗情荡漾。

(三)大型音乐喷泉。这是一江两岸建设的大手笔。长度180米,26种水型,主喷高达120米,已设计各种风格的音乐喷泉节目12套。据统计,音乐喷泉开放以来,观赏者高达千万以上人次,接待各类贵宾团体近百个。

(四)历史人文元素。这是一江两岸建设新理念的体现。堤顶的草白玉栏杆,镌刻了不同书体的“汉”字;“汉”字是汉中古城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有意味地重复这个标识,强化了人们对汉中历史、地域和文化的认同感。一号小广场台阶斜面镌刻有古今名人评介颂扬汉中的文字。一号和二号小广场之间的堤岸护坡,开辟有汉江诗廊,镌刻了《诗经》以及历代歌咏汉中的名作140首。风景带东段260米的垂直护坡上镌刻浮雕作品16幅,形象介绍汉中著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江南风景带散点置放许多观赏石,分别镌刻各个时代精短的著名诗章,共100余首,命名汉江诗苑;还新建了南郑城楼和陆游塑像。呈现出一江绿水,两岸红花,诗意盎然,万象焕彩的美丽景象。打造惠民工程实现新的超越

纵观一江两岸建设,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江河治理。在实现防洪御险、维护城市安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四个超越:一是超越了历史形成的城市格局,汉江魅力在新的城市格局中得以突现,为实施汉中城市发展“双百”战略开了一个好局。二是超越了以水说水、就河论河的传统治理模式,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景观水利,着意并着力于现代元素、人文元素、生态元素的全面实现,大大提高了治理水平和城市精神品质。三是超越了水利部门的单向目标,把文化发展、旅游发展以及其它行业的发展纳入视野,为汉中百业兴旺发达提供了广阔空间。四是超越了硬件建设器局,以造福人民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城市公园景观、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音乐喷泉,给人们带来艺术感、温馨感、舒适感、尊严感、亲和感、依恋感、归宿感,大幅度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是一项人性化的、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

社会各界人士从不同角度评价一江两岸建设对汉中发展的意义。一江两岸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雷保寿说:“从规划到实施,一江两岸建设都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和亲自指挥下展开的。实践证明,一江两岸建设决策科学,是一项人性化、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

一位旅游界人士说:“旅游是汉中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内容之一。一江两岸建设大幅度提升了汉中作为旅游城市的品质,在实施我市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势必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位文化研究者说:“汉中古城发展历程中,有“三筑两迁”之说。一江两岸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地上,都是历史上“三筑两迁”所无法比拟的。它改变了城市格局,为古城注入了充满朝气的现代城市元素;实现了把汉中人的母亲河汉水真正融入城市的长远期待;如果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汉台的望江楼,那么,以桥闸、两岸风景带和音乐喷泉为龙头的一江两岸建设,就是当下汉中的标志。”

一位环保人士说:“以一江两岸为标志的城市发展,大大提高了城市园林化水平。美丽的花园景观和颇具匠心的历史文化元素,给我们带来温馨感、舒适感、尊严感、亲和感、依恋感、归属感。汉中,越来越成为可以给人留下美好回忆的城市,越来越成为有情有义的宜居之地、乐居之城。”

一位诗人说:“一江两岸是自由自在、人气旺盛的休闲娱乐之地。汉中人有福,他们的笑声伴着拍岸的湖水,在一江两岸流淌。当举家在柳岸漫步,当游人向远来的江鸥招手,当坐轮椅的老人在江边舒心微笑,当市民们在夏夜的爽风中起舞,当演艺广场飞扬欢乐的歌声,当摄影爱好者把镜头对准霓虹流动的桥闸,当情人们在柳荫下相依相偎……我们知道,一江两岸已经很深地进入了汉中人民的新生活。”开创我省江河综治的新篇章

汉江是陕南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哺育着两岸的人民。她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充沛的水资源,良好的水质,优美的生态。与黄河、长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实践证明,一江两岸综合治理是转变传统治水思路、积极探索城市水利发展新路子的成功范例,是汉江综合治理富有启迪意义的尝试,也开创了我省江河综合治理的新篇章。

关于汉江的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就曾涉足汉江源头——嶓冢山,并留下了“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历史遗迹。近现代汉江河道治理,可以梳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解放前,其特征是依附自然、被动防御,汉江泛滥之际,祸及两岸百姓;二是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其特征是为发展生产,与江河争地,大量的裁弯取直、消除滩地、缩窄河道,给汉江防洪留下严重的隐患;三是80年代至本世纪初,其特征是以防洪治理为目标,通过大量工程措施,有效提高了汉江防洪能力,但造成河道功能单一,生态性差;四是进入新世纪至今,防洪工程与生态景观的结合,提升了城市河道的品质,使资源得到较好的释放和利用。

放眼陕西境内江河治理现状,一方面,我们为已经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另一方面,又深感江河治理依然任重道远。为适应沿江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综合治理已成为汉江治理的必然趋势。一江两岸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不仅是解决汉江防洪能力薄弱问题的紧迫需要,同时是保障“一江清水送北京”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促进陕南经济循环发展、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

对汉江流域进行综合整治,总体目标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水清、岸绿、流畅、景美;其富有内涵的综合治理主题是:安澜汉江、生态汉江、人文汉江、魅力汉江。建设中,汉中市在加快建设一江两岸时注重与世界性的环保主题相呼应,与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相契合,力争把汉江打造成“千里绿色走廊”和美不胜收的“旅游画卷”,全面实现江水清澈、江堤蜿蜒、江岸如茵、江面如画的景象。

合力出智慧,合力出生产力,合力出成果。汉中市一江两岸办公室凭借团队的合力,开创出具有创新精神富有成效的工作局面。提出新理念、实施新理念需要专家和实干家。一江两岸办公室的领导班子兼具这两个特征。在他们的率领下,整个团队充满活力,一心一意要把汉江的事办好。一江两岸办公室还广纳人才,吸纳社会有识之士参与一江两岸建设规划以及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工作。单位共计15名职工,平均年龄36岁左右,水利、艺术、管理人才齐备。整个团队结构合理,心力旺盛,充满活力。去年盛夏,大型音乐喷泉的建设进入攻坚期,但又恰逢汛期,江水上涨,雷保寿现场指挥,与全体同志和建设者协力排难,保证了工程安全和进度。七一前夕,音乐喷泉正式启用,为建党90周年庆典献上了一份厚礼。短短的九个月,音乐喷泉共演出200余场次。他们说:“能为汉中市民和四海客人提供美好的艺术享受,我们苦点累点,也心甘情愿。”

正因为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城市建设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年“五一”前夕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

盛世修志,盛世治河。国家对重要支流治理的力度空前强劲。今年省委、省政府在汉中召开了汉江综合整治动员大会。汉中市一江两岸办公室的全体同志深受鼓舞。他们表示,要把一江两岸综合整治这一成功的范例化作一条光带,从源头延伸到江尾。

明天的汉江,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文盛、人和。

明天的汉江,是安泰汉江、生态汉江、人文汉江、幸福汉江。

千里绿色林带,千里文化走廊,千里旅游画卷,明天的汉江,才是古老梦想的真正实现。(雷保寿张磊刘保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小国不丹与秦岭保护

    2012-05-07 14:05阅读

    三星闪存芯片项目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外资项

    2012-04-26 17:22阅读

    电动车充电要当心 会爆炸引发火灾

    2012-04-18 13:20阅读

    3月西安楼市稍有回升

    2012-04-08 15:12阅读

    大石碾,一首遗忘了的民谣

    2012-03-10 08:48阅读

    暴走鞋科学健康的时尚品?专家建议每次穿不宜超过半个小时

    2012-03-05 15:18阅读

    台湾力挺西安入选第2批赴台自由行城市

    2012-02-11 10:09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