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气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思考
气象部门聚集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优质人力资源的聚集地。科研单位是优质人才资源聚集地的特点,决定了有效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对一个单位的事业发展,而且对推动全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建设成为事业单位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气象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一)人才是取得发展的决定因素,作为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基础性服务性部门,人才对推动部门发展和业务、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等各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是能否快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决定因素。人才培养是一项周期长、难度大、任务重的系统工程。随着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而我国气象部门人才又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对人才的争夺就可想而知了。气象部门能否在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走在其他行业的前面,在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是关系到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二)人才是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重中之重,气象部门管理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尤其是懂得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和运营的人才支持。结合气象部门现实的行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因而不但需要技术精湛、理论扎实的技术型人才,更需要通晓管理和经营的综合型人才。
二、目前气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气象人才供不应求,内部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老龄化
整个气象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我国气象本科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速度较慢,特别是西部和北部地区,气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气象专业本、硕士生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同时由于气象行业在各个领域的深入、业务领域不断的扩展,我们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于是出现了气象人才严重不足,尤其具备专业技术人才和深入了解国际气象事业发展动态、熟悉国际气象发展的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
(二)气象部门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从某种角度讲,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使之保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只要激发人才主体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才才能不断增值。现在部分地区气象职工的福利待遇水平与当地消费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吸引力,除了在工资收入、各种福利等物质方面需要外,员工的精神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和对成功的需要上。但由于人才相对不足,人员能力差距大,这在很大程度弱化了竞争机制的功能,一方面安于现状,一方面不思进取,严重阻碍着人才的脱颖而出,影响了高素质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
(三)培养系统化程度不够
虽然按照气象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都会组织非气象专业气象基础培训,借助中国气象远程培训中心进行培训,但也只是暂时满足临时业务需求,对于专业性强气象领域来说远远不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