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驾校治乱 需要下猛药(2)
记者从市运管处了解到,目前并没有接到过学员们对驾校教练吃拿卡要行为的投诉,行业法规中也没有相关的管理条款。但在采访中,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潜规则”。在一车多人练车的情况下,如果想多摸一会儿车、多得到教练的一些指导,就得和教练搞好关系,而要“搞好
关系”就免不了要送烟、请吃饭。记者走访市区多家驾校看到,在驾校的宣传单上、驾校内的“规章制度”上,都赫然写着“我校校纪严肃,坚决杜绝向学员索取任何财物,不接受学员请客吃饭”这样的条款。
怪象三:“学时打卡”有对策 训练学时多不够
市民李少龙正在某驾校学习,他对记者透露,尽管驾照培训审核越来越严格,每个驾校都实行学时打卡制度,但在他学习的市区某驾校,要求学员将IC计时卡放在学校,由教练代学员按时打卡,凑够规定的学时。因此,虽然他们的实际操作上课时间是下午3点到7点,但有时下午5点半,教练就收了车,这让学员们都生气不已。
记者采访了多位学员,都听到了类似的情况。一些驾校学员实际操作训练仅有20多个学时,同时,驾驶员理论学习90%以上在家自学完成。而按照交通部的规定,小型汽车C1、C2必须学够86个学时(理论31个学时、实际操作55个学时),我市一些驾校的学时安排尚不足国家规定的一半!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和我市实际,今年5月份,市物价部门核准C1照培训费用为2520元,然而,我市多数驾校收取的培训费远在这个数字之上,但实际的培训学时却远远少于规定学时。不少学员质疑,学时打卡是为了对学员负责,为了提高驾驶培训的质量,而很多驾校不仅没有上够规定的课时,还“代为打卡”,这样的培训方式怎么保证培训质量?
对策:运管公安联手整治参考排名进行选择
记者从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了解到,2011年,我市共有近5万人拿到了汽车驾驶照(含C3、C4驾驶照),其中,考取C1驾驶照的约为4万人,占80%左右,平均通过率为60%-70%。为了规范我市驾培行业发展,防止机构挂靠、驾驶培训质量不高、学时不够等问题,今年以来,运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联手,从全市机动车辆驾驶员培训机构审核、驾培质量的监督以及驾驶资格审核等各个环节加强了管理。从今年5月份开始,市车管所对驾校每月进行综合排名,并通过媒体公布,供市民在选择驾校时进行参考。
此外,10月初,运管部门在一项专项检查中,查扣了8辆违规教练车;太白县某驾校超范围经营,在市区私设非法招生点,被运管部门取缔。就今年截至目前来看,在运管部门对驾校多次的明察暗访中,已经查扣处理违规教练车23辆,非法培训车辆3辆,并查处取缔了4处非法招生点。从10月1日开始,我市公安部门以“IC卡计时培训管理系统”为依据预约学员参加考试,要求学员接受驾校培训的时长必须达到相关规定后,方能获取考试资格,而违规运营的教练车上则没有IC卡计时打卡终端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32家具有培训资质的驾校,由于我市驾校数量过多,导致驾校之间为了招揽学员恶意竞争,使得培训市场秩序混乱。运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学员们可以参考市车管所每月公布的我市所有驾校的通过率排名进行选择。此外,对于学时不够、教练吃拿卡要等现象要及时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