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鸭峪深处有人家

2012-12-12 10:51  陕西农村报  字号:T|T

2012年12月2日,西安下起了第一场雪。羞羞答答的雪花虽然未能大方地出现在西安城内,却实实在在地降临到了秦岭72峪之一的鸭峪。

12月9日,虽然距离降雪已经时过一周,但鸭峪的积雪未消融,路面上积雪成冰,行路难,虽不曾难于上青天,但也使鸭峪人的出行变得十分不方便。

陈婆婆家住在鸭峪村三组,村上的水泥路只修到她家门口,再往上走就只剩下蜿蜿蜒蜒坑坑洼洼的土路,所以为了继续修这条村道,陈婆婆家附近的几户人家都出了劳力,拿着自家的锄头、掀,充当义务工。

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对于陈婆婆一家的作用,是每年靠着家里的庄稼卖上些钱,然后两个儿子再出外打个散工,一年到头每个人林林总总的算出来,收入也不会超过1000元。

电已经通了很多年了,自来水也是前些年装的,夏天很方便,但是到了冬天,一个水槽都结满了冰,水冻在管子里,除非天晴了、暖和了,再用开水浇浇,或许能用。

陈婆婆家有粉碎机,土豆不削皮,伴着水从粉碎机上捅下去,出来的土豆泥过几遍筛子,炒炒,就是冬天吃的东西。陈婆婆手巧,也会做豆腐,过年的时候会做三笼屉豆腐预备着。第一天把材料预备下,第二天一大早开始做工作,从开头到结尾,豆腐做成也就三个小时。如果成批成批的做,也得有人有功夫,但是怎么将纯天然、无污染、无添加剂、纯手工农家自制的豆腐通过经济转化为金钱,就难上加难了。难的是一天做豆腐,两天运出去,再好的豆腐经过三天也馊了。

陈婆婆家附近,有户姓张的人家,一儿一女其乐融融,可是三十里的山路,一到冬天却让人不操心都不成。按照张嫂子的说法,自个儿去一趟乡上,路上就要半天时间。村里不通车,来来往往,经济好的人家骑摩托车,经济差的就是骑着自行车。山风凛冽,冬天积雪又不消,娃上学周六回来在家住一晚上,周日下午就要骑着车赶在太阳下山之前到学校。要是生了病,从自家到村医务室都要老远老远的,更别说路还没修通的人家。

张嫂子家的老人只剩自己婆婆了,说不成话走不了路,坐在轮椅上推到自家门口,晴天了还可以晒晒太阳,阴天了只能待在家里,冬天取暖的就是个电褥子,要么就在找个瓶瓶灌上热水塞被窝里,让脚和腿先暖和暖和。记者问冷不冷啊,张嫂子无耐地苦笑着说:“习惯了就好!”

冬天的农户难,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穿起来,活像刘姥姥的装扮。

张嫂子说,现在家里都是双劳力,一个打工一个留下照看家里。女人平日里也没啥事儿就是收拾收拾屋子,做做饭,喂喂牲口。男人就修修路,砍砍柴,收拾收拾鸡粪啥的。闲置的劳动力,就像是积雪下的冬麦一样,准备着春天的爆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19人候选12月“中国好人榜” 可登中国文明网投票

    2012-12-10 17:36阅读

    碑林八旬老人义务帮人卖菜入围“碑林好人”候选人

    2012-12-04 16:38阅读

    骗人搞传销致其坠楼亡 11名涉案人员被刑拘

    2012-11-23 11:03阅读

    拒买研究生考试答案竟遭威胁 是谁泄露了考生信息?

    2012-11-06 11:36阅读

    咸阳作家杜剑散文集《渭水情思》在京获“一等图书奖”奖

    2012-10-16 18:14阅读

    第七届陕西“十大孝子”何卓远:虽无血脉胜似亲人

    2012-09-27 21:39阅读

    宝鸡智能“天眼”织牢城乡安全网

    2012-09-11 10:3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