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工去世时捐出了角膜 动员母亲签下捐献角膜志愿书
元月中旬,中铁电气化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普通工人胡少凡,因患癌症病危,在弥留之际,她与76岁的老母亲一同签署了捐献遗体角膜志愿书。随后,她的眼角膜被西安市眼库工作人员取走,实现了回报社会的愿望。
当记者1月24日来到她母亲居住的小区时,邻居纷纷说:“这娘俩都是平凡人,但却做出了大家不容易做到的事。”
住院期间感恩的话写满一张纸
胡少凡的母亲海春明是该厂原子校退休教师,母女俩都居住在上马营电气化小区。2008年,在一次体检中,胡少凡被查出乳腺增生,同年5月21日,被确诊为乳腺癌住进医院,医生称必须立即切除右侧乳房。
海春明老人哽咽着对记者回忆起那揪心的一幕。五年前,她的老伴死于癌症,当时花光了家中全部积蓄,还负债累累,如今又要给女儿治病,家里一分钱都拿不出来。正当这家人愁肠百结时,公司工会委员主动找到海春明,以最快的速度帮助胡少凡拿到了上万元保险赔付。“要不是公司给女职工办理了两份保险,我们根本没能力做手术。”
2009年初,因怀疑癌细胞转移,胡少凡在第二次手术中切除了子宫。2010年10月又查出癌细胞扩散至肺部、胸骨、胸膜。为了方便照顾女儿,海春明找到公司领导,请求让女儿住得离她近一些。没想到不久后,公司破格将胡少凡从简易楼调整到电气化小区单元房,每年都给她发困难补助,还为她调整了较为轻松的岗位。这几件事让海春明母女感恩于心。
去年5月,胡少凡的病情再度恶化,癌细胞已转移至脑部。为了维持生命,不得不接受放疗,花费很高。正当她家为治病的钱作难时,单位和亲友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公司向全厂职工发出“爱心募捐倡议书”,881名职工捐款4万余元,胡少凡的同学也为她捐款1万多元。“是大家的爱心延续了我的生命。”胡少凡为了记下所有人的恩情,让母亲逐一将每位恩人的帮助记下来,记满了整整一张纸。她母亲先后两次亲笔写感谢信,给单位和社区送去。
一波三折多方接力联系受赠者
胡少凡住院时听病友说一个大夫的亲戚临终前捐献了眼角膜,救助了两个盲人。她放疗出院后,郑重地将母亲叫到床边说:“妈,我现在好不了了,想捐献遗体,人家要啥我就给啥。”海春明说:“你癌症扩散了,遗体谁要呢?”“那我眼角膜没扩散吧。我有两个大眼睛,至少还能救两个盲人吧……妈,我已经没机会报答关心我的人了,那就给社会留点念想吧!”听到女儿的肺腑之言,海春明握着女儿的手坚定说:“好!妈给你联系。妈也要和你一起捐。”
去年12月,胡少凡病重,由于全身疼痛,只能昼夜坐在床上。即便饱受疾病折磨,她还是不忘提醒母亲捐献眼角膜的事。她催母亲去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找赵主任,让其联系捐献事宜。联系的结果却是“老人年龄大,女儿患癌症,眼角膜不能用。”听到这个答复,胡少凡几天都吃不下饭。一天,海春明突然想到,西安说不定会有人要女儿的眼角膜,她便找到市人民医院杨大夫,联系到西安市眼库副主任银勇。
今年1月11日,银勇通知她们,眼角膜要在12小时内取走,先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填写好志愿书,等胡少凡去世后,才能取眼角膜。1月13日,四份志愿书寄到宝鸡。两份是给胡少凡的,另外两份是给海春明老人的,老人认真填写了自己和女儿的志愿书。
1月15日,胡少凡离世,她母亲随即打通了银勇的电话。当天,银勇和同事在市殡仪馆取走了胡少凡的眼角膜。当银勇表示一定要去看望海春明老人时,海春明说:“好不容易才取到眼角膜,别作废了,赶路要紧。”
1月23日,胡少凡捐献的眼角膜在西安被成功移植给两位盲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