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逛庙会 品传统新年
春节长假期间,约上亲友一起逛庙会,成为今年不少市民的选择,过年期间记者就亲身感受了西安的庙会。如今的春节庙会不仅为民众提供了一道道免费的精神文化大餐,而且改变了老百姓春节期间的生活方式,丰富了民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今年西安的庙会主要有小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西市等,庙会主要有花灯展、唐卡祈福展、民间艺术表演等多项内容,基本从年初一持续至元宵节,与此同时西安的庙会还加入秦腔、腰鼓等独具当地风情的活动项目,让西安的庙会独具特色。
喜庆的音乐、欢天的锣鼓和各类歌舞表演,在西安大唐西市庙会现场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儿”。今年大唐西市以“话‘蛇’添‘福’逛西市,福瑞呈祥贺新春”为主题,旨在再现当年隋唐西市胜景,着力为百姓呈现精彩的春节文化盛宴。与往届庙会相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迎新春免费送春联”、“正月十五免费元宵西市粥棚惠万民”等十余项百姓喜闻乐见的节庆民俗文化活动,还有百货民俗时尚商品展、特色非遗物品展、全国特色名优小吃展等特色活动。
记者在庙会现场看到,早上11点多人头攒动,大型歌舞、秦腔清唱、民间鼓乐、杂技表演、木偶剧片段……热点不断,高潮迭起。其中,来自陕北的安塞腰鼓更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与独特的艺术个性。家住西安高新区的赵先生全家来逛庙会,他告诉记者,“吹糖人儿、吃冰糖葫芦、看杂技……都是儿时记忆里的‘年味’,而这些在平日生活中属于‘稀缺元素’,此次前来既可重温旧日的快乐,还可让年青一代领略民俗演出的魅力。”
绿色的青蛇,腹部泛白,吐着红信子,露出了光滑的白牙,栩栩如生;黄色的蛇,披着鳞片,呈盘旋状,憨态可掬;而一个个胖乎乎的福娃光着身子,皮肤白里透红,十分惹人喜爱。庙会上,捏面人的摊点被围得水泄不通,面塑作品刚一亮相,游客们就迫不及待地凑上前观赏。“今年是蛇年,蛇年捏蛇图吉祥,可惜今天太忙,来不及教大家捏了,等改天闲暇时候我再来教你们。”面人老艺人忙着招揽生意,顾不上回答游客们的疑问。“我是今天刚到西安的,第一天摆摊,一上午卖出去60多个,其中要数蛇形和满月福娃最好卖,每个5到10元。”老家在蓝田的捏面人师傅告诉记者,“从腊月二十七就开始忙活,每天加班加点,家里面还有2000来个面塑,没有全部运过来。”
凤翔泥塑是陕西的文化名片之一。不过,传统的凤翔泥塑大多以厚重的秦风为底蕴,喜爱者能成铁杆粉丝;不喜爱者,又会觉得不够灵动、不够潮。但是记者在今年新春庙会上看到,凤翔泥塑也有了自己创新,这就是既保持传统造型,又加入卡通元素的新形态泥塑。比如今年最火的泥塑蛇,蛇的基本形态栩栩如生,又突出了灵动的大眼睛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动物形象颇有几分相似。
另外,今年庙会上陕西凤翔的民间艺人们还开发出了不少新品,把泥塑缩小变形、换换材质,汽车挂件、饰品也有了民俗的味道。这样的创新不但外地游客喜欢,连很多本地人也不忘买几件带回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