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退而不休的文化专干

2013-03-21 12:25  宝鸡日报  字号:T|T

在凤翔县南指挥镇白家凹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西府曲子演艺班,今年72岁的村民赵权,就是这个演艺班的“班长”。

从10岁跟随父亲学习唱曲起,赵权就与西府曲子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在镇上做文化专干,还是退休后做专职“班长”,整天曲不离口的赵权用他的歌喉,将西府曲子教给了新传人,唱出了一片天。

唱作变创作古调填新词

赵权出身于曲艺世家,是白家凹村西府曲子演艺班的第四代传人,从小耳濡目染,使他对西府曲子有了割舍不断的情结。因为有些文艺“底子”,1981年,赵权当上了南指挥乡的文化专干,负责全乡的文化、曲艺、歌舞、民间工艺等工作。

在当文化专干的日子里,赵权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将西府曲子这种古老艺术发扬光大。1988年,省上对各县、镇的文化站干部进行考核,组织了一次文艺比赛,赵权就瞅准了这个机会。“我主动到县文化馆报名,要求参加这次比赛。”赵权回忆道,为了拿个好名次,他专门创作了三弦弹唱《赌博把人害扎咧》。因为形式新颖,内容深刻,赵权的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独唱类一等奖。

这次获奖,拉开了赵权“创作生涯”的序幕。赵权先后创作了15首曲子,在他的作品中,既有支持凤翔县创建全国卫生县城的《赞创卫》、感恩党的好政策的《民生工程惠万家》,也有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展示美好新生活的《四个老婆夸凤翔》《台胞回故乡》等。赵权说,西府曲子虽是老艺术,但也要与时俱进,而这些古调填上新词的西府曲子,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和欢迎,成为白家凹曲子演艺班的“经典曲目”。

开班收徒弟传承西府曲

2001年,赵权从镇文化专干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但他却退而不休,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他最喜爱的西府曲子的演唱和创作中。然而,由于曲子演艺市场萎缩,愿意听曲子、唱曲子的人越来越少。“西府曲子绝不能在我手里失传!”带着这个信念,退休后的赵权在村上开班收徒,每周定期传习授艺,誓要将西府曲子传承下去。赵权带徒弟从不收费,为给曲子班添置“家当”,他从不吝惜自己的腰包,每年都要为这个事情拿出几百元钱——虽然几百元对有些人来说并不多,可是对于像赵权这样一个靠种地、唱曲维持生活的普通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当时,由于西府曲子没有乐谱,教曲子全靠赵权一遍一遍地教,但徒弟们的资质不同,这种教法不但费时,效果也不好。于是,他根据学徒学唱的程度,采取分级教唱和单个教唱、互教互唱、录音教唱等多种办法,传授西府曲子。

除此之外,赵权还利用农闲时节进行排练,增强徒弟们的演出能力,宋圆圆、冯叶子就是在赵权的倾囊教授下,凭借赵权创作的《当个好学生》在凤翔县第三届西府曲子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到目前,赵权已培养能演、能唱的演员9人、乐手5人,白家凹曲艺班也传到了第六代。

带领曲子班唱出一片天

3月19日(农历二月初八),临近白家凹村的页渠村过庙会,赵权的曲子班被邀请过去唱曲。别看曲子班的演出场地简陋,但吹、拉、弹、唱、演一应俱全,十分专业。上午10点整,曲子演唱正式开始,熟悉的旋律一响起,便吸引了众多村民,大家提着凳子,坐在台前认真观看,一曲罢了立刻引来阵阵掌声。

曲子班的演员中,赵素霞、赵玉霞姐妹俩称得上“台柱子”,她俩亲身经历了白家凹曲子班的发展历程。“曲子班慢慢有名了,我们出去表演的机会多了,自己也开了眼界。”赵素霞说,以前自己就和其他农村妇女一样,整天围着田地、锅台和孩子转,闲下来就走门串户拉家常。赵权的曲子教学班办起来后,她闲暇时间就跟着学了起来,没想到现在唱曲子成了她的“事业”。十几年来,赵素霞、赵玉霞姐妹俩跟着曲子班,走出宝鸡,在西安、天水等地进行表演,还上过央视、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

2008年,西府曲子被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赵权也多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府曲子项目传承人”。每年省上都会给非遗传承人发四千元补助金,而赵权却把钱全部用在了收教徒弟和置办乐器、服装等上面。

作为传承人,赵权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府曲子传承的艰巨。他告诉记者,西府曲子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演出水平、创新水平,扩大演出人员规模,同时也与政府的扶持和助推力量密切相关。他希望通过自己以及政府部门的努力,能精心排几出体现曲子悠扬、耐人寻味的经典曲目,成为宝鸡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金字招牌,让西府曲子这个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借助宝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东风兴盛起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在地域独特性上挖掘创作的富矿

    2013-03-20 10:29阅读

    为艺术而乐为梦想而舞 30多名老人老来乐生活

    2013-03-18 14:48阅读

    岐山祝喜堂:梦想在笔尖驰骋

    2013-03-14 22:03阅读

    陕西民族乐团国家大剧院奏响“秦风秦韵”

    2013-03-12 10:29阅读

    能否让农民不出县就挣钱

    2013-03-06 12:04阅读

    西安节后多数工地未开工活儿不好找 薪酬偏低家政人员忙“充电”

    2013-03-02 09:44阅读

    “黄河”彩电 陕西人难以割舍的童年记忆

    2013-02-27 00:5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