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联合五城市发起“文明旅游、五城同行”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到境外休闲旅游。然而,失范行为也与此滋生, 一些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中国式不文明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华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成为舆论焦点。为了倡议旅游文明,让更多的人加入文明行列,传递更多正能量,近日,在国庆长假来临前夕,西安市文明办联合珠海市文明办、长春市文明办、马鞍山市文明办、杭州市文明办共同发起“文明旅游、五城同行”网络宣传活动,组织广大网友共同传播文明旅游理念,引导大家争做文明使者,旅游,请带上文明再出发。
本次活动的目的和重点,一是通过征集广大网友对文明旅游的看法建议、曝光旅游不文明行为、分享旅游靓照等方式,引导大家自觉践行文明旅游理念;二是探索建立网络宣传阵地,采取五城联合的新模式,利用微博平台设计微话题、微活动,发出文明旅游倡计书,号召大家知礼守礼、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讲究文明礼貌等,并动员西安、珠海、长春、马鞍山、杭州五城的广大网友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广泛传播,在线交流、参与互动,将传统的纸质平面媒体宣传转化为网络平台在线宣传,拓宽宣传渠道,扩大传播领域。目前已有几千名网友参与了在线交流、转发传播活动,营造了宣传旅游文明的良好氛围。
文明旅游,关乎个人素质,更关乎国家形象。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之外,还要在基础教育、部门职责、法律规范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首先,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根源是国民素质问题,而提高国民素质则要通过基础教育这一根本途径。要将文明礼仪教育列入课堂教学,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为重点内容,做好德育课程和知识目标的有机结合,把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并抓住时间节点,设计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认同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文明礼仪规范。其次,各级旅游协会、旅游企业是旅游行业的前沿部门,要发挥好它们对文明旅游的带动作用。各旅游协会、企业要把文明旅游与企业经营管理结合起来,主动承担起面向游客的文明旅游宣传、服务和引导责任。旅行社在组团出游之前,要说明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民族禁忌等常识,引导游客签订文明旅游承诺书,还可以设立鼓励机制,充分发挥导游的监督作用,预防和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降低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概率。同时,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频发也有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惩处措施的原因,要强化法律责任,形成法律规范。文明旅游是道德领域问题,但也更应是法律的底线。我国长期以来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国民为不文明旅游行为付出的“成本”太低,因此才会肆无忌惮,破坏国家形象。应抓紧研究制定针对不文明行为的约束性条款,真正体现法的威慑力,引导国民从遵法、守法,逐渐转化为自觉行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