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文明办专稿:生活因文明而更精彩
郁郁葱葱的骊山北麓、五彩斑斓的仿唐古灯、整洁芬芳的马路街道、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友善亲和的乡亲邻居……这一切,让来西安临潼的中外游客和广大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临潼的大发展、大跨越、大变化,这正是因为近年来西安市临潼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所呈现给城乡居民最美好的民生工程。
西安临潼,在9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沉淀着深远厚重的历史文明,也蕴育着秀美青翠的生态文明。拥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博物院、皇家风范的唐华清池和临潼曲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三个5A级国际景区,葱郁清秀的骊山森林公园和庄严肃穆的秦陵博物院丽山园两个4A级景区,大唐华清城的开放更向世人再现了盛唐时代繁华,拥有储量丰富、有6000年的开发利用史的温泉资源,有扁鹊纪念馆、鸿门宴博物馆、八大奇迹馆、秦陵地宫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1处,临潼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御温泉之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区等。如今,这块见证神奇的土地正在继续创造着辉煌的业绩……
创建文明城市,规划先行。几年来,临潼区先后编制了城市空间发展布局规划、综合交通规划、骊山绿化规划、旅游升级改造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70多项规划,形成了科学、覆盖各个方面的规划体系。把全区按照产业功能不同和城市空间布局分为十大产业片区,如旅游商贸主城区、旅游休闲度假区、临潼现代工业组团、渭河生态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航空工业组团临潼扩展区、现代物流区、临潼新区、临渭经济协作区、骊山景区等十大片区,以“十大重点工程”、“新十大重点工程”和“十多条连接西安主城区的主干道工程”带动全区跨越发展,构筑出“渭河以南大旅游、渭河以北大工业、渭河南北大商贸、骊山渭水大生态”四箭齐发的产业发展态势,未来的美丽临潼必将成为产业优势明显、城乡融合发展、绿山清水相依、古今交相辉映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最具活力副中心城市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东部新城。
文明创建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品味的有效载体,临潼区从2007年迈开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区的坚实步伐,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临潼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集群众智慧,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美化绿化城乡环境,整治不文明行为活动,于2011年初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区”。
实归荣誉的临潼区并没有停歇,临潼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先后提出了践行“国际级景区、五星级服务”的理念、“三年植绿大行动、森林城市看临潼”、“临潼警察、国际一流”等目标,“规划领先、片区战略、开放办区、设施支撑、项目带动、五星服务、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七步走”路径,成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临潼连续打赢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国庆黄金周旅游接待等多场硬仗。
在西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临潼区委、区政府以国家文明城区标准更严要求,不懈努力,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建设齐步走,全区先后开展了“文明系列之——文明组戏临潼行、文明巴士临潼行、文明达人临潼行”、“星动临潼”公民道德实践、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大传播、石榴花城爱心行动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网络文明传播、城乡共建“1+1”、“寻找身边小雷锋”等活动,有效地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满目翠绿的骊山风景名胜区散发出强劲文明魅力,使精神文明建设遍地开花,为西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彩增力。
蔚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葱郁的骊山、美丽的城市……在西安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惠民举措下,我们的生活,必将因文明的清风细雨而更加精彩!
(西安市临潼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韩 钊 )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