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老年餐厅服务员天天送饭上门 照顾老人胜闺女
“杨阿姨开门,我给您把饭带来了!”听出是54岁王淑珠的声音,87岁杨桂兰阿姨边开门、边爽朗地笑道:“呀,我亲闺女来了!”7月20日中午,记者跟随王淑珠一起走进杨阿姨家,老人不停地夸:“你对我好得很,我拿啥感谢你呀!”王淑珠扶老人坐下后说:“谢啥,这是我的工作,您吃得开心就好!”
天天上门 老人直呼亲闺女
杨桂兰家住柏树林街道五道巷。5个子女相继成家后,老人和小儿子一起生活。平时儿子要上班,其他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的午饭就成了问题。两年前,听说碑林区和柏树林街道将建国门里城门口饺子馆定为老年餐厅,老人子女就给老人报了名。“起初我也是到店里吃,但后来走不动了,只好让店里帮忙送一下。”杨桂兰老人说,她也没想到这一送,王淑珠差不多往她家跑了快两年了。
拉着王淑珠的手,老人激动地说:“这是我的亲闺女,比亲闺女还亲。”王淑珠说,杨阿姨特别爱吃饺子,天天吃都不腻。但她心里知道,其实老人更希望能有人和她说说话。每次送饭时,她都会问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有什么需要之类的,尽量和老人多说两句。
“按照老人不同的要求,我们每天送饭的时间在11点到14点。最远的杨阿姨家来回得20分钟。”王淑珠说,送饭时段也是店里顾客最多、最忙的时候。返回店里的途中,王淑珠的电话响了,一接是店里的,王淑珠丢下记者快步小跑返回。
打工之前 她是村里的好媳妇
“我感觉这些老人每天一个人在家,特别可怜。”王淑珠是渭南蒲城人。因为丈夫身体不好,两年前她才出来打工。也许因为自己和爱人的父母都已“不在了”的缘故,她说,能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感觉挺快乐的。
“在老家,我们是五好家庭,我爱人是五好丈夫,我是村里的好媳妇。”王淑珠说,目前她在西安打工主要供养上研究生的儿子,并准备让儿子继续读博士。
“她(王淑珠)待人和气、热情,任劳任怨,人非常好。”王淑珠备受经常光顾老年餐厅的老人们的喜爱,和爱人一起到老年餐厅就餐的彭先生说,店里的饭菜味道合适。每周除了饺子,食谱上还有面条、烩菜、稀饭和米饭等花样。尤其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风雨无阻坚持送饭这一点,让人非常佩服。
送饭两年 受过委屈也有收获
“现在每天需要送饭的有四五个,北到五道巷、南到安西街,基本都是王淑珠和19岁的曹婉莹在跑。”店长陈春燕介绍说,曹婉莹年轻会骑车,跑得快;王淑珠靠步行,但和老人们处得非常好。
“大多数老人都好,但有的老人有时也会犯糊涂。”有一次,一老人的家属到店里说,老人的戒指丢了,家里没有去过别人。当时店里的压力非常大,但没过两天对方又说戒指找到了,不怪送饭的服务员……还有一次,店里忙王淑珠送饭迟了,老人发脾气:“我不吃,你提走!”在王淑珠不断道歉和好言劝说下,老人才收下。“老小老小,这些咱就没法计较。”王淑珠说,只要老人有需要,在西安一天,她就要把这个“亲闺女”当下去。(记者 周炜 实习生 王学山)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