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家庭式幼儿园”多无证经营 监管存空白存安全隐患

2015-07-31 09:22  华商报  字号:T|T

他们并不称自己是家庭式幼儿园,更多的是以日托班、兴趣班、早教班、培训班等形式存在于各个小区内。

一套三居室、若干老师,就可以对外招募学龄前儿童。由于公办幼儿园难进,民办幼儿园参差不齐,一些家长选择了这一模式。

然而,华商报记者在西安走访发现,这种“家庭式幼儿园”正游走在政府监管的空白之中。

走访

小区里6名幼儿被拴着绳玩耍

7月16日上午,在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附近一小区的花园内,一名年轻的女士手里拽着6根弹性绳子,每根绳子的另一端都是戴着统一卡通帽的学龄前儿童的手腕,队伍的末端还有一位女士跟着。“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周一到周五早上9点到10点就会出现在小区花园内。”一些业主们说。

这些孩子普遍年龄在2岁至5岁,他们并非一直被牵着,在小区一个有滑梯、跷跷板的活动区域,孩子们被解开了绳子,在两名女士的看护下,在此玩耍一会。在一个小时内,每当孩子们玩耍时,绳子就被解开,当孩子们一起行走时,他们会再次被绳子牵着。直到临近10点,孩子们被牵引着走向了小区居民楼的一户房屋内。

这户房门上,写着孕婴童成长会馆。

孕婴童成长会馆其实是小区一栋楼上18楼的一套三居室。所有窗户用护栏封死,房内有许多儿童玩具。房间按功能分为活动区域、教室、午休室等。墙上的作息时间表显示:7:30至8:20入园接待,接下来有阅读与交流、早餐、户外活动、专注力游戏、午餐、午睡、音乐、手工、下午餐等,17:20至18:00离园准备。

“你这像是幼儿园。”面对华商报记者的提问,孕婴童成长会馆的负责人刘女士称,他们并非幼儿园,而是一家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培训的日托班。

“我们有资质的。”顺着刘女士的指引,华商报记者看到墙上挂的工商营业执照,营业范围为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技术交流与推广等。她还强调,会馆里的老师都有多年学前教育经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团蓝田县委挂职干部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2015-07-31 13:37阅读

关注就业政策 共筑智慧城镇——西建大信控学院2015暑期“智慧城镇”调研走访周至县就业人事保障局

2015-07-30 13:43阅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智慧城镇”调研系列活动——走访周至县国土资

2015-07-29 16:33阅读

西安预征兵报名将截止 大学生入伍可获11万补助

2015-07-28 15:07阅读

西安市确保完成3.8万套保障房省考新开工任务

2015-07-27 15:37阅读

西安市在半坡国际艺术区为首批21家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授牌

2015-07-25 18:46阅读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职业教育新突破 就业才是硬道理

2015-07-24 15: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