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了人们的心灯!”——汪勇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侧记
从钟灵毓秀的江苏,到英雄辈出的湖南;从传承着“老西藏”精神的雪域高原,到汪勇战斗、成长的第二故乡陕西……12天时间、纵横4个省市,长驱近万里,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和陕西省委联合组织的汪勇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所到之处,无不席卷起谈论楷模精神、学习楷模精神的热潮。如同一次特殊的“长征”,点亮了人们的心灯,传导着奋发进取的正能量。
点亮心灯
“汪勇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始终恪守着自己的人生准则……”
“汪勇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平安幸福的天空,这样的好民警,我们老百姓最亲、人民群众最爱!”
从江南水乡到西藏高原,汪勇的感人事迹也在报告团成员真情地讲述、深切地感悟中,一次次呈现在各城市的人们面前。
“汪勇,我也是一名社区民警,想请教一下,有没有捷径做到社区底数‘一口清’呢?”在江苏,一场特别的交流座谈会在扬州市公安局举行。时代楷模汪勇与扬州市优秀公安民警代表汇聚一堂,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工作心得。江苏省“青春警花”获得者任格的提问引起现场一阵善意笑声。
汪勇笑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之所以记了几十万字的笔记,就是坚持走到哪、记到哪,不仅要说到,还要做到,不仅要走到,还要把责任心尽到,这样才会把辖区的情况印刻在脑子里。
汪勇还教了任格一个小诀窍:“社区民警想把本职工作干好,必须学会挖潜民力、培养民力、借力于民。有了群众雪亮的眼睛,社区还有什么情况不能掌握?”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汪勇的解答始终充满耐心、诚意和智慧。赞叹的目光与热烈的掌声不时在会场交织。
湖南是汪勇阔别16载的家乡。在长沙举行的报告会上,汪勇郑重地向家乡的战友敬礼。当讲到这些年来组织的关爱、群众的支持、家人的体谅;讲到身患肾坏死的老父亲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偷偷放弃治疗回了湖南老家,年迈的母亲每天凌晨5点钟起来扫马路挣钱贴补家用,汪勇,这个再苦再难也不曾吭一声的英雄,面对家乡的故土,第一次像个孩子似地泪流满面……
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人们的心潮一次又一次波荡起伏:
“这是一次洗礼、一次教育,是人生中难忘的一课。”
“点亮了人们的心灯!”
“唤醒了心中的正能量!”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孙建国称赞:“汪勇同志不仅是全国政法干警与公安民警的楷模和榜样,不仅是三秦大地的楷模,也是三湘儿女的骄傲,是湖南省6万余名公安民警、12万名政法干警和7200万湖南人的骄傲,值得全省政法干警学习!”
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公安局民警韦高原表示,自己来自陕西咸阳,4年前通过公务员招考来到西藏,与汪勇的经历相同,都是从外地来到异乡工作,汪勇把西安当做第二故乡,真心实意为异乡的群众服务,自己发自内心受到鼓舞和触动,一定会向汪勇学习,热爱西藏这片热土,更加全心全意地为西藏人民服务。
一路感动
7月26日上午,报告团一行从拉萨出发,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翻越唐古拉山,来到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的当雄县公安局。这里海拔4200米,途中经过的最高海拔在5000米以上。头晕、恶心、气短、眼压高,每一名报告团成员都感受到了缺氧带来的痛苦。然而汽车窗外,仍不时闪过巡逻警车和巡逻民警的身影。
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厅长刘江告诉报告团成员,由于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的最前线,任务繁重,民警常年加班加点,日均在岗率达到95%。亲眼看到常年坚守在如此艰苦环境中的民警战友,报告团的成员们不由热泪涌动。
让人动容的,不仅是西藏民警对艰苦环境的克服,还有与家人的长期分离。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宣传处处长楚瑞萍介绍说,西藏地域大,即使藏区本地民警,工作单位与家也相距遥远,两地分居是这里大多数民警会面临的事情。楚瑞萍自己就和在那曲工作的丈夫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年幼的女儿也因为无法照顾早早就被送往郑州老家生活,一家三口常年分居三地。
报告团团长、公安部副巡视员姜少武一直强调,巡回报告团此行的主旨不仅是宣传汪勇精神,更是一次学习,一节生动的课堂。的确如此,在西藏,报告团每名成员都深深感受到了这样的冲击与洗礼。
当雄县公安局民警高佩来自西安市周至县,由于与远在家乡的妻子长年两地分居,结婚多年都没有孩子。不久前,他才将妻子接到西藏,打算生完孩子再送回西安,自己则继续坚守。他说:“我喜欢这身警服,准备就这么奉献下去。”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政委杜创建哽咽着说:“和这里的同志比起来,我们的条件好太多了。我们内地的同志如果干不好工作,真是愧对这身警服!”
感动不只在雪域高原。
一路上,汪勇始终牵挂着他的社区平安、牵挂着他帮扶的困难群众。从雪域高原的“老西藏”精神,到湖南家乡对待公安基层工作的严谨细致,都让他在感动中思索、在思索中总结。如何让社区更平安、如何让群众更幸福,这是汪勇始终挥之不去的心事。(记者 秦华 通讯员 张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