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下月起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管理(2)
谁承接?
承接主体应当符合八个条件
符合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等八个条件的主体均可参与竞争购买服务管理。获得3A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承接主体应当具备以下八个条件: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具有独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具备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设施、人员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通过年检或按要求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信用状况良好,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机构名单;符合国家有关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的要求;法律、法规规定以及购买服务项目要求的其他条件。
事业单位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按照“费随事转”原则,相应调整财政预算保障方式,防止出现既通过财政拨款养人办事,同时又花钱购买服务的行为。此外,购买主体应当保障各类承接主体平等竞争,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承接主体实行差别化歧视。
买什么?
五大领域政府服务管理均可购买
记者了解到,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服务、中介技术服务、其他公共服务等五个领域的政府服务管理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交由社会力量和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承担。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人才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服务、优抚安置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基本公共安全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市政管理、三农服务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社会管理服务包括社会组织管理、社区事务、社工服务、法律援助、慈善救济、公益服务、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司法鉴定、公共公益宣传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行业管理与协调服务包括行业规划、行业规范、行业职业资格认定、行业调查、行业统计分析、贸易纠纷诉讼、处理行业投诉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中介技术服务包括项目评估、项目评审、检验检疫检测、技术服务、业务咨询、资产评估、审计服务、绩效评价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其他公共服务包括法律服务、决策咨询、课题研究、会议经贸活动、展览服务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怎么买?
多种形式确定承接主体
按照相关规定,购买主体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等法规制度以及西安市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有关规定,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分散采购等方式确定承接主体。
对具有特殊性、不具备竞争条件的,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购买主体可以采取委托、特许经营、战略合作等方式,待条件成熟后实施竞争性购买。
购买主体要按照政府采购有关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告购买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要求、绩效评价标准、预算安排、购买方式、承接主体条件和应提交的相关材料等相关信息。按规定程序确定承接主体后,购买主体应当与承接主体签订合同,明确购买服务的内容、期限、数量、质量、价格等要求,以及资金结算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事项和违约责任等内容。购买合同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承接主体要按合同履行提供服务的义务,认真组织实施服务项目,按时完成服务项目任务,保证服务数量、质量和效果,主动接受有关部门、服务对象及社会监督,严禁转包。
咋监督?
弄虚作假违法违规将被“拉黑”
在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购买主体建立承接主体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行为信用记录,对弄虚作假、冒领财政资金以及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承接主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列入政府购买服务黑名单。
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督、审计,确保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对截留、挪用和滞留资金以及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民政、工商管理及行业主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将承接主体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行为信用记录纳入年检(报)、评估、执法等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购买主体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全过程监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将承接主体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行为纳入年检(报)、评估、执法等监管体系,并公开财政预算及部门和单位的政府购买服务活动的相关信息。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