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创业者:创业不是你想的那样(2)
B
高翔(网络):创业失败者找工作遇两极分化
高翔把自己的两次创业经历归为“失败”,用他的话说“没有做下去就是失败”,那暂且把他对于成功的定义理解成持之以恒的战斗力以及长久的存活率吧。
五年前,当创业还不像今天这样被赋予那么多高大上的概念的时候,当大多数毕业生还在为该找什么工作而思虑的时候,当大街小巷的人们还没有普遍热议创业的时候,他一毕业就带着宿舍的两个好哥们一起南下“闯天下”。“玩嘛!”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概念,就是想,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起“混”,挣钱了大家分,挣不了钱就大家一起可怜。“对,那就是一种哥们义气式的创业!”
借着毕业前夕在大型公司实习摸底的经历,加上自己当时攒下的一些客户资源,到深圳以后,高翔就着手注册公司的事情了。“我对物流擅长”,因为本身学物流的缘故,加上之前到物流公司打过基础,探过底,高翔认为创办一个物流公司是符合自己实际的。公司注册了,可这个老板并不容易当,“很多问题是我们在创业之前没想到的,公司运作完全无章可循,很多事情一团乱。”前半年生意还可以,大家也比较有激情,但后来由于行业不景气,导致很多货物滞留,“之前赚的钱一下贴进去不少,”看着眼下难有出路,于是这一次创业就这样结束在一顿散伙饭的时光中。
回到西安后,高翔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商铺,光做木质地板,“前三个月生意很火,于是又开了一家”,可是当他们志气昂扬正筹划开第三家的时候,生意遇到淡季,一时间造成经营效益惨淡,最后他们不得不被迫解散了。
现在想来,高翔觉得,前两次创业表面上看起来都是生意遇冷造成的,实际上那不过是条导火索罢了,“没有制度,没有规划是我们最大的弊病”,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高翔对记者强调,“制度!你一定要记,这真的很重要!”“第一次是哥们义气创业,听起来很朴实,但这根本不行,没有薪资制度,到最后分钱是个大问题,所有事情也无章可循。”从这一次经历,高翔得出一个结论,“办公司一定要有制度,而且要合理,还要执行。”
第二次创业时,虽然绕过第一次碰到的问题,但别的问题又出现了。“创业这个过程会不断有问题出现,任何人都很难做到万无一失,很多小公司基本都是一两年之后就做不下去了。”
不过虽然失败了,但是高翔表示自己在两次创业过程中成长不少,“创业收获很大,对社会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对自己认识也更清楚;对未来的规划更有把握;认真程度也好,学习能力也好,都会有很大提升。”
现在高翔是一家知名网络公司的大区经理,帮助他走到这个位置的,大部分源于他在创业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所以现在我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偏爱那些有过创业经历的,尽管他失败了,但他绝对是有想法、有目标,而且敢行动的人,他们能站在老板的立场考虑问题。”不过,有些公司对这样的人群是完全拒绝的,创业失败者想再就业还是有一定难度。“他们太有想法、太不安分了,很多人进公司只是为了寻找第二次创业的机会。他们肯学、能干,基本上两三个月就能把一个公司的运作流程学会,说白了就是来抄制度、学经验的,常常学会了走人,甚至还可能带走一些业务骨干,成为同行业竞争者,老板都很怕这种人!”
说到上班与创业不同的感受,高翔笑言:“一个是给别人打工,一个是给自己打工。给别人打工很舒服,给自己打工永远没有下班时间。”不过,即便是上班确实舒服了不少,高翔仍然说,等到时机成熟,自己还是会再创业的。但是现在不会像之前那样抱着玩玩看的心态了,现在要创业的话,肯定是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行。“现在很多创业者,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都不懂就想创业是很不现实的。盲目追求实现自我会冒很大的风险,要创业首先要有规划,要搞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最好是先到小公司学习经验,先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不要以为创业高大上,你看到的成功者只是少部分,大多数人其实已经倒在了创业途中。”高翔说:“初期的创业者不要过分乐观,最好做好失败的打算,预测一下,万一失败了,这个结果是不是你能承受的,有些人几乎是倾家荡产来创业,一旦失败了,后果很难想象。”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