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创业者:创业不是你想的那样
在网络上,简单键入“创业”这两个字,就可以出来几百万条的搜索结果;在大街上,随机逮个人问到关于创业的话题,他们也跟你聊得头头是道。在当下,“创业”已然是个热词,用一些人口头流传的话说:“这个时代,你不创业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聊天了!”显而易见,在创业这个巨大的浪潮中,大批的追随者正在前仆后继。
或许,我们该为果敢而勇为的创业者鼓舞欢腾,也许,有人也蠢蠢欲动想要加入其中,亦或者,我们对创业也有过很多如他们一样的期许,但是创业这条路是不是适合所有人去走,是否尝试就意味着成功?
本期我们采访了几位创业者,在创业的路上,他们有的已经小获成功,有的还在蹒跚学步的阶段,而有的在历经失望与困惑之后,另择他途……
A
马冬(金融):创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失败了怎么办?”
“大不了就去开面馆咯!”
他好像早就为自己谋划好了退路,实际上又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因为他的骨子里已经刻进了“坚持”二字,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这一点可以从他365天坚持每天一篇作文不间断的态度上看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不了就往南墙上撞咯,反正不撞你不知道疼不疼”,这个人就是90后创业者马冬。
准备注册公司的时候,他身上其实就揣了5000块钱。没钱请代办公司,所有程序自己一个接一个跑。等到跑得差不多了,注册却碰到难题,因为租不起办公场地,注册地址成了问题。“当时的感觉很无助,差点都放弃了”。灵机一动,电话打到代办公司,旁敲侧击之后,他知道原来办公场地不一定非租在写字楼才行,城中村那个出租屋既能作栖居之地,又可当临时的办公处所。
公司注册了,主要是给一些公司做网络平台的推广、运营,以及日常维护。没有客户,也不敢招人,一个公司就他自己一个人做光杆司令,“连自己都养活不起,怎么招人”。拿着一打名片,揣着一张公司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他开始到处找客户,可是效果并不怎么理想,每月几个不稳定的客户最后也主要是靠熟人介绍,一半以上的钱都返给介绍人了,也没挣着啥。“不过,我很认真,每接一个单子,即使不挣钱,我也会认真给人家做好,哪怕通宵达旦。”慢慢地,技术得到了客户认可,“老客户渐渐稳定了,他们也会帮我介绍点新客户过来。”
等到他将自己那个小公司打理得成熟起来之后,朋友找他“一起弄点别的”,于是,说干就干,“我不光是技术男,别的也可以做”,他说,自己现在和朋友一起做金融,实际上就是给一些中小型企业提供50万以下的小额贷款。
别人都说一心不可二用,但他说自己不仅可以二用,还能多用。原来的公司虽然招了几个人帮忙做技术,但是主要业务和管理上还得靠自己打理,“舍不得丢掉,但是肯定不满足于光做那个。”现在他既要兼顾和朋友一起做的项目,又要细心呵护自己那个已具雏形的小公司,在想法设法使它发展壮大。他想着,等这个做得相对成熟了,他还准备尝试点别的东西,“年轻就是得多尝试些东西,要不然你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但是创业谈何容易,很多人只看到结果而看不到过程的艰辛。马冬坦言,刚开始时,自己有时候一个月只能挣1000来块钱,“那点钱怎么花!”好在做的是技术活,没有太多的成本投入。“很多人为了挣钱而去创业,其实创业是挣不下钱的,特别是在创业初期。比起上班,它看起来会自由一点,但是要操的心着实很多,很孤独,你得独自面对很多问题,没有人帮你。”马冬说,之前老是鼓励别人创业,但现在发现,创业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