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西安实践”(3)
凝聚力量 细致入微
青少年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折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底线要求,更是平安西安建设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7月14日,来自全市公检法司、教育战线、高校院所、社会组织的相关代表及全国心理学界的专家教师齐集西安,共同围绕青少年权益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域相关问题开展交流和研讨,“全国第四届沙盘游戏新应用‘丝路行·西安’高峰论坛”在陕西省军区招待所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上午的环节,主要围绕沙盘游戏新应用知识普及、沙盘游戏等心理学技术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多元化应用进行交流和经验推广。共青团西安市委书记于海夫介绍说:“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建设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希望通过论坛更广泛地整合全市乃至全国心理学、家庭教育等相关专业资源和研究成果,充分交流,促进合作,为西安青少年及家长提供更为系统、专业的服务和产品。同时帮助幼儿园、中小学校的心理老师提升心理学辅导技能,推广‘沙盘游戏’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走进校园,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的有效工具。”
在下午的“圆桌会议”上,来自公检法司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全国心理学界专家、青少年事务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等,围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域的服务和管理,重点针对我市公安、未检、少审、社区矫正等少年司法实务领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沙盘游戏等心理学技术的应用和专业社工的介入,各抒己见,破解难题。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的相关负责同志在论坛上指出,青少年有着独特的身心特点,青少年犯罪预防需积极引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尤其是为重点青少年群体提供困难帮扶、法治教育、法律援助、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服务,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参与,在我市探索建立一支少年司法专业社工队伍非常有必要。
来自西安少年司法实务界的代表认为,“细化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司法特殊保护,给予未成年犯罪人在正常环境下改过自新的机会,可最大程度防止其重新犯罪。”“没有心理学技术运用的少年司法,完全等同于成人刑事司法,不能体现少年司法的特殊之处。”“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如何在教育和惩罚之间运用心理学技术,在预防和打击之间找到平衡,促进未成年人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帮助其心灵成长,顺利回归社会,是我们想通过此次论坛探索解决的迫切问题。”
来自全国心理学界的相关专家认为,“沙盘游戏是心理科常用的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手段,在一个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里,来访者可以尽情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沙子的塑造与玩具的摆放投射到沙箱中。”“沙盘游戏疗法起源于儿童游戏,在亲近青少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青少年摆放的一件件具有现实象征意义的沙具及所呈现的画面,我们能够准确分析出他们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模式,从而弥补原先单纯进行谈话或者使用仪器治疗等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沙盘游戏能够打开涉罪未成年人的心扉,使我们的帮教矫治针对性更强,更好地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挽救和教育。”
记者在论坛上获悉,借助西安12355青少年服务台这一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沙盘游戏研究院西安分院正式成立。团市委书记于海夫表示,我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凝聚各方力量,深入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少年司法领域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路径,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组建青少年权益保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强与社会组织在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领域开展合作,积极配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在侦、捕、诉、判、防等青少年涉案的各个环节有效施力,力求小切口实现大作为,为平安西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