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西安思源学院召开
(记者赵雪通讯员张树灵)2016年11月1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西安思源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西安思源学院国学馆举行。来自两岸文化遗产主管机构、研究机构、博物馆、高校、专业院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促进两岸合作共赢”这一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据了解,第一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自2008年在台北举行以来,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涉及红砖建筑保护传承、预防性保护、法制与管理、考古与遗产地管理、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等主题。目前,该论坛已成为两岸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品牌,得到国务院、国台办和文化部台办的重视和支持,是国务院核准的论坛类会议项目,也是国台办和文化部对台工作的重点项目。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副会长刘曙光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两岸文化遗产论坛举办七届以来在推动两岸文化遗产领域专业交流与合作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两岸文化遗产届对于共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与热忱,并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为例,介绍了大陆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与面临的问题。
他说:“此次论坛在白鹿原西安思源学院成功举行让我万分欣喜,让我不禁想起著名当代作家陈忠实先生及其长篇小说《白鹿原》。陈忠忠先生虽然已经故去,但是他留给了丰沃关中大地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这笔遗产也是世界的遗产。”他认为,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保护好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使命。“通过此前已经举办的六届论坛,我们看到了两岸文化遗产领域同仁对于共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和热忱,也看到了台湾同行对于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智慧与坚持,我们更感受到了两岸对维护论坛这个平台、推动两岸在文化遗产领域交往30年来的殷切期待。”
他对西安思源学院积极承担起海峡两岸文物保护的光荣使命、努力协助各方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赞赏,他表示,希望本次论坛以老品牌办出新变化,展现新内容,取得新收获,为今后两岸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