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宅:安家大院 明清民居的“活化石”(3)
爱护城市的人文意蕴
与其他一些保护不到位的古民居所不同的是,安家大院的保存状态之好,让人印象深刻。据了解,安家大院在20世纪曾修整过一次,但还是需完整的修缮和保护。1985年,挪威第二大学术院校——挪威大学的教授哈罗德来华旅游,古城西安回民区古老的建筑艺术深深地吸引了他,从此他对这里念念不忘。
1993年,西安市建委、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西安交大建筑系合作,进行历史街区方面的研究,哈罗德终于有机会与中国古城保护的专家学者一起,进行回民街区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历史街区的规划、保护、改造等整套成型的研究结果。
1997年10月,挪威国王访华,西安回民街区项目被国家科委和挪威外援署纳入中挪技术合作协议,提升为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安家大院因为具有很高的建筑学和美学价值,被作为中挪合作保护的第一个中国传统民居,严格按照修旧如故的标准,对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石瓦、每一根梁椽编号后,进行了落架大修。2000年5月,安家大院保护工程竣工。
时任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的张西元说:“这个历史街区是古城西安保护得最好的。1997年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签署一份协议,挪方将在中国实施十几个援建项目,其中包括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工程。安家大院是中挪合作保护的第一个中国传统民居。除这个院落外,配合着历史街区的水电路等改造,我们还对另外两座院落进行了保护施工,这对整个街区保护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3年,这个院落从15个国家的4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西安民居保护工程为中国传统街区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成为研究明清民居建筑的一个“活化石”。
今天,我们走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进去参观一下这方安静典雅的院落,同时在心中感激那些为保护古民居而付出心力的人们。
西北大学教授、都城建筑史专家徐卫民曾说:“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往往不是博物馆里或地下埋藏着多少文物,更不是城内有多少古代的高大建筑。有内涵的人文旅者更关心古城的传统民居,他知道传统民居在钢筋水泥的冲击下会愈来愈少,他能够体验古人日常生活意蕴的机会也越来越小。唐诗、宋词等艺术成就于此,芸芸众生的生命之始也肇于此。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日益稀缺的传统民居。”(记者 庞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