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宅:安家大院 明清民居的“活化石”
从市中心钟楼向西100多米、穿过鼓楼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坊街区。这里是西安著名的“小吃街”,也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建筑。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的西安城隍庙都在区内,这里的民居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特色,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小巷里的大院春秋
从大街的两旁转入小巷,走进化觉巷里的窄细小街,来到西安清真大寺影壁对面,看到的是一座精致静雅的古民居,它就躲在化觉巷琳琅满目的摊位后面,藏在游人如织的小巷深处。这是一座建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小四合院,这座256平方米的小院落,融合着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和穆斯林建筑的文化元素,是多元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人们叫它安家大院。
安家的人在这个院落里已经生活了两百多个春秋,化觉巷里绝大多数房子在时间的更迭中先后消逝,安家的这个四合院越发显得珍贵和厚重。
安家不是官宦人家,祖上一直有经商的传统。修建院子的安家祖先,做的是蜡烛生意。人都说安家的蜡烛没有“芯”,燃烧时不向两边倒,不淌蜡泪不浪费,端端地燃烧到底。由于质量过硬、信誉好,在西部的一些大城市还有生意的联络点,实际上安家蜡烛控制着西北地区的蜡烛市场,成了当时西安城的富户。生意兴隆以后的安家五代祖便开始修宅建院,这便有了我们看到的安家大院。
从建造老宅的祖先算起,到现在的屋主安守信已经是第五代了,而现在住在这所宅子里的最小的安家人,已经是第八代了。安家祖先原本建有四院房子,称“连四院”。现在所在的安家大院北边有一院,南边还有两院,但现在只剩下了两院半。据说安守信住的这一院,是四所院子中的精华。
现在,安家的四院宅子只剩下安老这一院老宅保存着原先的样子,剩下的三所老宅院子都已经改成了砖混楼,不再是原来的风貌。安家大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1993年,一个天津人看上了这所老宅,开出了500万元的价码。据说天津人的父亲住在台湾,特别喜欢有年代感的老宅。儿子上心了,来到了西安寻找老宅,看中了这里。结果被安守信当场拒绝了,他有自己的想法,“这宅子是乾隆四十五年修建的,我家里上下八代人都在这里居住生活。我有责任给后人留下一个标志物。”
即使今天看来,这所老宅的价值也仍然无法用金钱衡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