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为引领 工业成西安突破发展生力军(3)
战略新兴领域百花齐放 打造西安产业名片
除了底蕴深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也日益成为西安新的产业名片。
2012年随着三星电子高端存储芯片项目落户西安,业界颇为震惊。因为这个一期第一阶段总投资70亿美元的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外资单笔最大的投资。如今这一项目以及投资5亿美元建设封装测试项目,均已实现全面投产。在存储芯片项目落户后,三星电子又相继将其两个研发中心落户高新区。三星电子上述项目的进驻短期产值将超过千亿级。基于其存储器行业的霸主地位,三星电子项目将会吸引160家配套企业进驻西安。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企业集中选择落户西安。美光连续多次在西安高新区投资建厂,截至2015年底,美光(西安)半导体公司已形成了超过126亿美元的进出口额,占陕西省出口总额的41%以上。专业从事集成电路高端封装测试的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第三大封装测试厂。除了这些全球知名企业之外,高新区还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设计、研发企业。
著名半导体专家郝跃介绍,伴随着三星入驻陕西,西安有可能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半导体产业基地(城市)。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在国际半导体产业巨头竞相进驻西安高新区的大格局当中,西安的优势也将随之体现出来。因为西安能源丰富、成本低,同时有着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高校资源。作为中国的科技基地之一,西安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力资源,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教学、研发力量很强,可为高智力、高投入的集成电路产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市依托西安—杨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生物产业集聚,构建西安—杨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打造涵盖研发、中试、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生物产业全产业链,正在建设国内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基地、化药及新型制剂基地、中药现代化基地、高端医疗器械基地、生物医药服务中心和特色健康产业中心。仅高新区就已集聚了七大子行业,300余家企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比亚迪、陕汽、法士特等龙头企业的行业示范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其中,比亚迪生产的秦等多款新能源汽车屡屡夺得该细分市场的销售冠军。
节能环保产业方面,我市依托重点工业区建立环保产业示范园,充分发挥陕鼓集团、泰富西玛电机等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等产业工程,大力开发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有力推动了节能环保产业的高水平、规模化发展。
新能源产业方面,我市已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风电设备、光伏产业等领域已经崛起一批诸如中国西电、永电金风、隆基股份、中电投等国内外知名的龙头企业。
新材料产业方面,我市不仅拥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部钛业、西部超导等一大批国字头的企事业单位,搭建有新材料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新材料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新材料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民营企业在钛及钛合金、碳纤维、电子级硅材料、镁锂合金等产业工程的研发中也精彩频现。西安正在日益建成世界级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
正是这些战略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年均16%左右的增速,助力西安GDP连续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年均增长10.9%,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一方阵”。在今年出台的《西安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中,我市有实力、有底气地提出:到2020年末,西安将被打造成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力争到“十三五”末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