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榆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绿色发展是全面小康、追赶超越的内在要求,守得住绿水青山,才能赢得金山银山。”胡志强同志在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宜居城市,县城全部建成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和省级环保模范县城,榆林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彰显了榆林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也为“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建设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市一直坚持把生态作为评判一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的首要标准,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筑牢绿色发展的政策底线,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榆林已经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锦界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市境内剩余5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陕西“绿色版图”因此向北推进了400公里。绿色,正在成为榆林大地的主色调。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压力仍然较大,水资源结构性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生态环境被破坏,人民生活环境恶化,发展就毫无意义。我们只有继续坚持绿色发展,补齐发展短板,才能实现创新转型、追赶超越。
坚持绿色发展,就要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榆林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必须加快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作,构筑一个坚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切实保障。要坚持“三带三区”区域发展战略,开展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行动,实施十大林业工程,深入推进“五个百万亩”基地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培育壮大林产业。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成果,不断扩大林木保存面积。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无定河全线综合治理,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