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经济增速稳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2)
破立结合促发展 打破原有理念 供给精准性组合型政策
元旦小长假期间,在一趟开往保税区方向的地铁列车里,四五名从江苏前来考察项目投资环境的客商并排而坐,列车驶离广泰门站后不久便进入高架段,车窗外的绿地、水面、大桥等美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些客商纷纷站起身拿出手机拍照,赞叹西安变化太大了。“我以前来过西安很多次,这次的感受最深,我坚信这座城市的国际化步伐会越来越快。” 司建文是其中一位建材领域企业代表,他和不少身边朋友都认为这样的环境是“一流的”,他们期待与西安共同发展。
“抓投资就要抓环境,抓环境为了促发展。”2016年,西安提出了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显然也得到了客商们的认同。
这一年,备受关注的地铁三号线开通,多条地铁线路加紧建设,缓堵保畅有力推进;西成高铁,国道310西安过境公路、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绿道示范工程等一大批交通项目进展顺利;“长安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每周三班常态化运营,西安至阿姆斯特丹国际货运航线实现首航……
这一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秦岭保护进入法制化轨道,城市绿地、湿地、生态水面大幅增加;治污减霾,治理城市环境,城市出入口和钟鼓楼广场环境改造提升得到市民和游客的广泛赞誉……
这一年,我市还通过对各生产要素的强有力保障也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这一年,西安推进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天然气LNG调峰站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节约5446.06万元……
生态、交通、配套设施等品质持续大幅提升,提升了西安的城市影响力、承载力和对外资的吸引力。
如果说这些是硬环境的改善,那么通过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更是西安抓环境的重中之重。2016年,我市公布市区(县)两级行政权责清单,取消调整173项行政审批事项,项目审批事项压缩50%,实施新一轮阶段性社保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进一步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同时,我市加大精准性、组合型政策供给。适时出台“稳增长22条”“楼市新30条”“促旅游27条”和“强工业2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备受关注的楼市为例,“楼市新30条”有力地加快了去库存的步伐,全年商品房销售预计2479.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缩短至9个月。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赴外进行精准招商、深入开展“亲商助企”……2016年,西安打出了一套抓项目、促投资的“组合拳”,顶住了下行压力,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投资连续16个月负增长的不利局面,既有效增强了城市自身的发展后劲,也为全省稳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