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属地管理权、拆迁等问题 西安“天坛”遗址规划2年未动工(4)
相关
北京天坛历时数十年复旧貌
北京天坛占地273万平方米,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外坛则主要为林区及西南部的神乐署。1918年辟为公园。不过,彼时的天坛并非如目前这般齐整。
曾在天坛工作数十年的天坛公园原总工徐志长回忆,上世纪60年代末,内外坛墙内种植很多果树和农作物,南侧区域也盖有密密麻麻的简易楼。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天坛提出“恢复历史风貌,再现古坛神韵”。天坛北部清理了大量的非景观建筑,迁出驻园单位,并将占用的古建筑腾出。徐志长说,那时外坛附近种植了很多果树,后来全部移栽,并重新栽种松柏树。“天坛就是天坛。在天坛,就应该种松柏”。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天坛北部逐渐恢复了历史风貌,但南侧仍被简易房屋占据。徐志长回忆,那时的天坛公园就像螺丝钉,北边是“帽子”,南面是“钉子”。
1997年开始,天坛公园着手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徐志长说,经过保护修缮及拆迁,天坛基本恢复旧有风貌。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今,天坛公园南部的外坛也将恢复历史风貌。2015年,天坛简易楼搬迁腾退正式启动。未来,天坛外坛墙也将完整恢复。
甘肃部分明长城变羊圈 官方:经费有限需全民参与
有媒体8日报道指出,“一处位于甘肃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国宝’级文物明长城,被两侧的农田‘啃噬’得只剩下一两米高宽,有些地段甚至成为了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堆草的院墙。”景泰县官方作出回应。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