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林业改革 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访铜川市政协委员、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北社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涵养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铜川方面大有可为。如何推动我市林业现代化建设再上新水平?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北社。
张北社说,要巩固提升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水平,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发展产业,厚植生态文化,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和综合竞争力,为我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突出增绿,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坚持山上治本,实施好林业重点工程,扩大林木绿化面积。推进身边增绿,抓好城市、道路、流域、景区、园区和家园六大区域绿化,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突出增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划定以林木、林地、森林、湿地、物种为主的林业生态“红线”,落实区县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依法严厉打击侵占林地、偷砍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抓好森林抚育和经营;突出增效,提高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建设水平。以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目标,围绕提质增效,依靠科技,推广应用关键技术,提高核桃、花椒等干杂果园管理水平。
攻坚克难,推进深化林业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确权率和发证率。落实林地所有权,稳定林地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规范林权流转,建立管理服务平台,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鼓励参加森林保险和经济林参险。精准脱贫,实施好林业生态富民工程。优先向贫困片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采取“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大户带动的发展产业模式,从干杂果产业发展补助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的资金,支持贫困片区、贫困村发展核桃、花椒和油用牡丹等经济林。强基固本,繁荣生态文化。发挥森林公园、植物园、湿地等生态体验和科普教育功能,通过举办生态摄影展、野生动植物标本展,走进湿地、关注森林、认知生态等活动普及生态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态,增强人人关注生态建设、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本报记者 陈超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