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读书明理 为官要廉 明清时,容氏七人为官公正廉明,深得乡民赞誉。

2017-02-23 18:19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张家旗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家园,一个家族的历史、荣耀和训诫都在祠堂进行传承,在古人看来,祠堂更是家族成员与先祖进行精神交流的神圣场所。在陈仓区贾村镇的杜家凹村,有一座供奉容氏先祖的朴素祠堂。容氏家族世代有大意为“读书明理知廉耻,为官爱民当廉洁”的家训,而祠堂中供奉的各位容氏先祖,也是依训做人、依礼做事,成为容氏后人的榜样。

该容氏祠堂中的祖案记录,杜家凹村容氏传宗接代至今已20余世。其先祖容善原籍广东,在明朝永乐二年考取甲申科进士,后来官至广西布政使,大概是个四品官。在一些古书中记载容善“断无冤狱”,但后来容善后人的一脉参与当地农民起义,被朝廷流放。于是,容氏家人便流落到现金台区六川河的车辙村,现在这个地方还沿用容家滩的地名。明嘉靖年间,容氏后人从六川河迁至大虫岭(现贾村塬)的杜家凹村,一直居住到现在。

不管在哪里,容氏家族都不忘读书明理、修身立德。在“读书明理知廉耻,为官爱民当廉洁”的家训下,容氏家族成员都很注重礼。据地方志书记载,明清时期杜家凹村容氏家族曾出了两位进士和五位举人,七人为官公正廉明,口碑非常好。清末时,容家成员容儒,被封为度支部七品京官,后回陕参加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活动,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容儒被选为陕西省议会第一届议员。他为官清廉,深得乡民赞誉。后来他弃官回乡宣传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他把家藏珍贵文物、古本书画四十六种三百六十七卷全部捐献给宝鸡市图书馆。

到现在,容家出过不少高级人才和国家干部,但不论学历高低、官职大小,他们一直谨守礼节、清廉公正,从不以权谋私。这样的容氏家族,也受到周边村民的尊敬。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政府召开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会议

    2017-02-23 16:11阅读

    香喷喷的纸杯蛋糕———西安市第五保育院西瓜六班”妈妈“进课堂

    2017-02-23 15:00阅读

    【汉中】借款人姓名与身份证不符,能要回借款吗?

    2017-02-23 10:35阅读

    提示:很多西安人还不知道 春节虽然过完了西安仍禁止放炮

    2017-02-22 21:44阅读

    【商洛】柞水警方破案追赃为群众挽回损失

    2017-02-22 10:38阅读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喜获 2016年西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优秀单位、 “陕西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2017-02-21 18:02阅读

    商洛市食药监管局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2017-02-21 17:2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