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懂礼守法 勤于耕读 清时,邢氏家训便陈列于祠堂内,训导后人百余载。

2017-02-23 18:30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张家旗

邢氏祠堂位于岐山县蒲村镇蒲村村。也许是位于周原故地的原因,邢氏家族深受周礼文化熏陶,有“懂大礼、勤耕作、和待人、善行事、知章法、听政令、孝宗长、亲幼下”的家训。邢氏家族后人以家规家训为做人处世准则,英才辈出,让邢家成为远近闻名的知礼大家。

据传,邢氏家族于明代由山西移居至宝鸡,明代人邢士恭是邢家先祖,他特别注重对家风的培养,拟定了邢家的家训,并相传至今。清朝康熙年间,为了让后代铭记先祖教诲,邢氏家族在村里修建了邢氏祠堂,展示家训。每年春节,邢氏家族成员齐聚祠堂,由族中长辈点评各家在处理家务事和邻里关系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告诫族人为人处世要遵照家训。数百年来,邢家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和习俗,规范训导族人特别是小孩子的言行。

邢家的家训,其实与周礼的内容不谋而合,遵守家训就是遵守周礼,所以旁人多称赞邢家有周人遗风。民国时,邢家就在村里陆续建起了小学和中学,并要求家族成员先做人再做学问。到现在,邢家许多成员都品学兼优,从邢家走出的大学生不胜枚举。近几十年来,邢氏家族没有一人干过违法乱纪的坏事,这正是因为遵守了家训中的“知章法、听政令”。

其实,邢家的家训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个字,“懂大礼”。大礼是什么?大礼就是周礼,就是普天下都要遵守的礼。守礼是西府人对自己和后代最基本的要求,但如果不懂礼,那礼最终只能成为冰冷的教条,只能用惩罚的方式让人强制记住,人们对礼也便只有畏而没有敬。所以,守礼必先懂礼,懂得了礼,才会自发去遵守礼、维护礼。邢家的成员做到了懂礼,那么必然不会做出违反礼的事,才会被称为有周人遗风,才会得到旁人的尊敬。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政府召开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会议

    2017-02-23 16:11阅读

    香喷喷的纸杯蛋糕———西安市第五保育院西瓜六班”妈妈“进课堂

    2017-02-23 15:00阅读

    汉中消防支队助力冬春火灾防控

    2017-02-23 10:41阅读

    提示:很多西安人还不知道 春节虽然过完了西安仍禁止放炮

    2017-02-22 21:44阅读

    【商洛】灵口镇狠抓环境卫生整治

    2017-02-22 10:42阅读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喜获 2016年西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优秀单位、 “陕西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2017-02-21 18:02阅读

    商洛市食药监管局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2017-02-21 17:2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