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张会民,地道“土专家”带领村民做强苹果产业“大蛋糕”
一花独放不成春,百花开放春满园。这是张会民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为什么总是这么说呢?原来,张会民是淳化县官庄镇庄子头村的村民,虽是地地道道农民,但是他却有一颗爱钻研的心,靠自己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当地村民心中的土专家,并致力于带领村民一起发家致富。
毅然放弃高薪,回村开辟新天地
1993年,我毕业于泾阳职业技术学院,因为成绩优异,我被西安一家农业科技公司高薪诚聘,可是当时的志向并不是给别人打工,我想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发挥自己所学所长在农村的这片天地闯出一片天。张会民说,放弃高薪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当时让很多乡里乡亲很吃惊。
回到庄子头村后,张会民打破传统农业观念,开始大胆推广试用果实套袋、果园种油菜、果园铺反光膜、果园铺黑色地膜、大锯口涂抹药剂后贴纸遮光等新技术。面对日新月异的苹果管理技术,为吸收更多果业管理新技术,他还自费购买了许多有关书籍、DVD,订阅了各类科技报纸,并收集剪摘了1000余篇有关果业管理方面的资料,还专门接上了互联网不断在学习、查阅相关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会民不仅在理论知识上越来越专业,在实践中他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分享知识成果,手把手指导村民传技术
自己进步,不是进步,要让村民一起进步,分享我的成果心得。张会民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全村果农的作务水平,他专门在村口立起了一块小黑板,经常在上面写着什么时候防什么病、喷什么药、农药配比、注意事项等。他还利用各村委会广播向果农宣讲果树管理及农药使用知识,自费印发一些果业管理及病虫防治资料。
在周边26个自然村,张会民甚至建起了病虫测报点,每月定期邀请县农广校专业老师为周边果农举办些季节性果业管理技术培训。 随着苹果产业不断蓬勃发展壮大,张会民不再满足现状,而是向着高效集约化跨越。2009年5月,他和几名务果能手携手成立了苹果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合作社发展不断壮大,先后在景罗、孙家、占张、庄子头等村建立了10个分会,发展社员380名,建立起600余亩标准红富士示范基地,绿色和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18个,总面积1.3万亩。
带领村民不断更新观念,打开各种渠道促发展
如今,张会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高级农技师,更被评为省青年星火带头人。他发明的一膜两用技术、剪据口保护新技术、果园种油菜沤肥又松土,也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为继续做大做强苹果产业这块蛋糕、提高全体社员作务管理水平,他常年在农广校的支持下聘请果树专家举办各种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16余场,培训社员及周边果农共计5000余人次,免费印发各种技术资料19000余份。通过技术培训和入园指导,使合作社社员及周边果农的生产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张会民还紧跟时代,建立了网站,结合线上销售,同时,把各种技术、销售信息通过服务平台,向社员及周边果农提供。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他承包了32亩土地,从山东果树研究所引进红王将早熟和烟富10晚熟两个新品种,实施推广四项关键技术,进行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微商盛行之际,他聘请相关人士为合作社进行微商指导,随后,利用农闲时节走村入户,手把手教果农,利用手机微信卖苹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会民一心想着果农,带领广大果农共同政致富,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学习楷模。
本报记者 马沅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