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刚硬正直 ■本报记者 于虹
历史上关中忠臣良将、乡贤义士不少,他们塑造了陕人刚硬正直的美名。
作家陈忠实曾说过:“历数历史上陕西乡贤,可以发现,明主忠臣贤子廉吏义士多,认贼作父、卖主求荣的汉奸小人少。”老陕有刚硬正直的性格,是许多人的共识。刚硬,是宁折不弯,有股子倔劲;正,是有浩然正气,不做邪恶事;直是正直、直率,不喜欢拐弯。西府人亦有这样的性格,细数历史上的宝鸡人,刚硬正直的人多,祸国殃民之徒少,即使到了今天,西府人的性格也是硬邦邦、直愣愣的,一是一,二是二。
秦国有个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就是西府人白起。他为秦征战沙场37年,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他带兵来战,就吓得不寒而栗。史载白起小时候沉默寡言,性格隐忍果断,不仅痴迷于兵书战策,还经常在家乡附近观察地形,演练军阵。15岁时白起从军,由于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从一个士卒一步步升到上将军。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在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同时,白起杀伐过重,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数十万降卒,被后人所诟病。但白起对待秦国可以说是忠勇刚烈,为秦国统一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被赐死后,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建祠祭祀,在眉县就建有白起祠。
其实,西府历史上还有很多刚硬正直的人。班超,汉代扶风人,他做事就光明磊落、正直。汉章帝初年,北匈奴卷土重来时,班超已在西域驻扎十余年,他奋力坚守,英勇反击。卫侯李邑见到兵火连天,不敢西进,为掩盖自己的胆怯,给皇帝上书说:“西域立功不可成”,又诋毁班超“安乐外国,无内顾心”。皇帝知道班超忠心,下令李邑听从班超的调度。班超随即派李邑带领乌孙国的侍子还归京城。手下对班超说:“李邑先前诋毁你,想要败坏沟通西域的大业,如今你何不借诏书留下他,还派他护送乌孙国侍子回朝?”班超说:“你怎么讲这么浅陋的话,因为李邑诋毁过我,所以今天派他回去。只要我问心无愧,不害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为泄愤把他留下来,并非忠臣。”可见班超为人光明正大。
而班超所在的班氏家族也是人才辈出。班超的父亲就是班彪,哥哥是班固,他著的《汉书》名传后世。班固是位正直诚实的文学家,他曾在《汉书》的一些传记中写“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大力表扬那些体恤人民疾苦的正直官吏,如龚遂、召信臣等,对酷吏则肯定其“摧折豪强,扶助贫弱”的一面,斥责其残酷凶暴的一面。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