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代替纸钱 追思不再奔波 宝鸡市打造 “社区公祭” 清明祭扫新模式
每年清明节期间,返乡祭扫造成的车流拥堵、林区防火等问题日渐突出。日前,我市殡葬管理部门开始在社区推行一种崭新的祭扫模式“社区公祭”。在这种新型祭扫模式中,社区将设立“追思墙”,祭扫者只需通过鲜花、追思卡等形式,就能遥祭亲人。
4月1日,记者在我市新建路社区“社区公祭”现场看到,在社区专门设立的追思墙前,很多社区居民自发地贴上追思卡并献上鲜花,以这种简单而深情的方式纪念逝去的亲人(见上图)。新建路社区主任刘会宁告诉记者,以前每年清明前后,很多社区居民都需要返回农村甚至是外地老家去祭扫,现在有了追思墙,社区居民就能就近纪念亲人,非常方便。
市殡葬管理处处长李富强告诉记者,据统计,我市每年清明期间参加祭扫活动的群众多达20万人以上,给社会交通、防火等带来巨大的压力。而通过“社区公祭”活动,不但能够有效缓解这些“节日病”,更能让文明祭扫的新风尚在全市得以推广。
据悉,今年清明节期间我市已在陈仓园社区和新建路社区进行了两场“社区公祭”活动试点,各个社区代表也现场进行了观摩学习,这为下一步在全市推广该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孙海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