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咸阳】育种专家大爱“追梦” 民间艺人深入“采风”

2017-04-14 18:02  咸阳日报  字号:T|T

(记者 沈广睿)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4月13日,魏老根艺术团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体验,让文艺工作者沉下去、让作品质量长出来。

艺术家们来到梁增基老人家里,了解他最真实生活。快板大王许荣才说,学习梁老的敬业奉献精神,了解第一手的细节故事,才有不同的创作灵感。魏星告诉记者,全国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好人、三秦楷模梁增基,扎根长武辛勤育种53年,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用心中大爱谱写了一曲追梦者之歌。魏老根艺术团决定用小品、快板的形式,把梁老的事迹搬上舞台,弘扬正能量,传递真善美。原来,魏老根正在策划几个新剧目,要展现耄耋之年的梁增基永不停歇地奔波在永无止境的育种道路上。

据了解,1961年,年仅27岁的梁增基西北农业大学毕业。他背起行囊,带着雄大抱负和满腔热情来到了偏远贫穷的长武。六十年代的渭北,耕地全部种粮还不够吃,而且大部分种植的是小麦,长年累月却大都吃的是高粱、杂粮。有人说:旱塬小麦低产主要是缺水。可是1964年风调雨顺亩产只有32公斤,1965年高产也只不过是亩产78公斤。田地里的小麦秆如茅草,穗如蝇头,亩产70公斤就倒伏。经过一番深入科学调查、论证:渭北黄土地不是不适宜小麦生长,关键症结就是小麦品种太差。心澎湃,泪盈眶,久久地沉思激发了造福百姓的责任感,放飞了这位热血青年的理想。1965年,梁增基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赤诚的为人民服务真情激励下,踏上了小麦良种引进和繁育之路。一个来自广东茂名的汉子,却扎根陕西长武一辈子。尽管有多次机会到大城市工作,他都放弃了。他的朋友说他:不离农民、不离土地、不离小麦。

艺术家们纷纷表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过去的不少剧本往往都是编剧在宾馆里写出来的,这样的作品可能矛盾冲突也很激烈,也很吸引人眼球,但离真实生活却有些远,而真正深入基层后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引起更大的共鸣。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17年“小葵花”爱心义卖活动圆满举办

    2017-04-14 17:09阅读

    【汉中】陕南歌王刘光朗 年已八旬仍很忙

    2017-04-14 12:19阅读

    南二环增设信号灯 绿色出行如何保障?

    2017-04-14 10:13阅读

    西安旅游职业中专 举行”美丽校园我来拍”活动

    2017-04-13 15:04阅读

    西安交警昨日出动警力2000人次 查处开车不系安全带515例

    2017-04-13 09:46阅读

    【延安】延安市立转立办立督省委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环境信访问题

    2017-04-12 14:08阅读

    【宝鸡】钱引安在全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动员会上强调:为全面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增添绿色动力

    2017-04-11 18:4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