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如何防尘抑尘守护蓝天?——宝鸡市多措并举治理扬尘污染

2017-05-10 18:12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都亚敏

今年目标任务

抓点

重点抓好226个建筑工地、12个市政工程、33个公路项目、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51个河道采砂场、42个水利工地、8个河道建设项目、7个露天采矿企业等扬尘点源管理,切实做到无黄土裸露、无尘土飞扬。

管线

严格渣土车管理,对全市所有渣土车辆要安装GPS定位系统,全天候监控,开展巡查、夜查和暗查,认真落实“两罚两禁”及“黑名单”管理制度。

控面

深入开展城市清洁专项行动,确保主要道路机扫率达到100%。抓好长效管理,在市区各镇街新建39个 PM10自 动监测点,实行月考核、月通报。

今年着力点

●各建设工地必须落实“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100%全到位。

●采砂场应采用封闭式围墙,蓝色彩钢墙体高度不得小于8米,场内堆料不得高于围墙高度,场内要有除尘设施。

●采矿企业要建立封闭式厂房和封闭式堆料场,安装除尘器,实行履带密闭输送,确保扬尘达标排放。

●各类煤堆、灰场、渣场等采取仓储、罐储、封闭或半封闭堆场等形式,并配备喷淋、覆盖、围挡等防风抑尘设施。

●工程运输车辆统一企业(公司)化运营、统一加装密闭装置、统一外观标识、统一安装GPS。

●城乡道路实行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到2017年底,市区建成区主要车行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县城达到100%,重点镇达到100%,建制镇达到60%。

●全市推广控尘新技术,严格执行“禁土令”。

蓝天白云,自由呼吸,是民心所向。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攻坚克难,一次次向雾霾“宣战”,演绎出动人的护“蓝”交响曲,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然而,每到冬春季,雾霾依然不时出现。日前,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2017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1+18”工作方案,涉及城乡散煤消减与治理、扬尘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等诸多方面。其中,扬尘污染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因素,治理扬尘,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那么,扬尘主要来自哪里?我市在治理扬尘方面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严格落实“六个100%” 狠抓建设工地扬尘治理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建设工地的印象大都是灰飞土扬、环境卫生差,很多群众为此多次向有关部门投诉。2014年以来,我市针对建设工地扬尘问题,先后下发了18个文件进行整治,但基坑开挖、拆迁、土方运输等过程中的扬尘依然难以避免。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加大力度,重拳出击,严格管控建筑、市政、拆迁、水利、交通、绿化等工地扬尘,要求各建设工地全面落实“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100%标准,确保施工现场黄土不裸露,晴天不起尘、雨天不起泥。

在房屋建筑类扬尘污染治理方面,市区拆除工程要求全面落实有围挡、有覆盖、有抑尘设施,无带泥上路、无尘土飞扬、无黄土裸露、无泥土抛撒的“三有四无”工作措施;建设用地储备办理过程中,采取覆盖、绿化等措施,确保裸露场地不起尘;开工建设的建筑施工现场,要求全面落实“六个100%”标准,市区建成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严格落实商砼站进出场道路硬化、物料棚化、车辆冲洗等防尘措施。

近日,卧龙寺的天地源九悦香都项目工地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记者在现场看到,裸露的土地已被抑尘网完全覆盖,周边闲置土地也都栽种了绿化树,洗车台、喷淋设施等除尘抑尘设施一应俱全,出入工地的车辆都在洗车台上冲洗得一尘不染,微风吹过,整个工地干净清爽。据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副站长王文生介绍,目前市区在建项目基本落实了“六个100%”及雾化喷淋等抑尘措施,工地共购置雾化降尘车辆76台,安装车辆冲洗设备57台,安装固定雾化降尘设施58套,安装监控设施63套,施工现场主干道基本达到了全天候保湿,杜绝了扬尘乱飞的现象。

对于市政工程扬尘治理,我市要求建设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存放在库房内且严密覆盖。场内装卸、搬运物料要求遮盖、封闭或洒水,不得凌空抛掷、抛撒。清运建筑垃圾及建设工地内部倒土时必须配备洒水车,实施湿法作业。工地要存留的土方集中堆放,采取密目网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拆迁、水利、交通、绿化等其他方面的工程施工,也都对于落实“六个100%”提出了严格要求,并且根据工作实际,创新举措,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减少扬尘污染。

封闭围挡全覆盖整治砂场矿山扬尘污染

采砂和采矿,大多都是露天作业、露天堆放,扬尘问题同样难以避免。目前,全市主要有51个河道采砂场,42个水利建设工地,还有多处露天采石矿山和采矿企业,对于这些地方扬尘的治理,相关部门又有哪些措施呢?

据市水利局局长罗广平介绍,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各级河长责任,目前全市已确定市级河长7名、县区级河长99名、镇街河长276名,基本实现了河长全覆盖,加大了监督力度。要求河道采砂场也要严格落实建设工地的“六个100%”要求,规定河道采砂场采用封闭式围墙,蓝色彩钢墙体高度不得小于8米,场内堆料不得高于围墙高度,场内要有必要的除尘设施。此外,千阳等县完善河道采砂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力地减少了河道采砂场造成的扬尘污染。

太白县正在石沟水库进行右坝基础清理、左岸结合槽及右岸进库路的钻爆开挖施工。记者了解到,在施工过程中,他们针对爆破钻眼时产生的粉尘,在爆破钻眼时采取湿法作业,对钻眼区域喷洒雾化水,在施工条件允许时使用带水手持风钻钻眼;针对爆破时引起扬尘,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并在爆破前喷雾化水;针对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带起的扬尘,场内临时道路部分用专用洒水车及时洒水,并对已破损的路面及时进行泥结碎石硬化。此外,针对碎石系统破碎石块时产生的扬尘,在碎石场块石及成品料上覆盖密目网,碎石机上安装喷水系统,在轧制碎石过程中保持湿法作业,极大地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

市国土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露天采石矿山复绿工作,一是把实施传统工艺升级改造与推进节能减排相结合,促进铅、锌、金等大中型金属矿山企业高效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二是把引进现代环保型企业与推进矿区生态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我市矿产开采和矿区绿化水平;三是加大矿区生态恢复资金投入,今年以来,全市共投入3500万元,用于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全市各县区按照“一企一策、逐步推进”的总体绿化要求,加大对黄土裸露区、矿区采空区等重点部位的绿化整治力度,减少扬尘等造成的环境污染。

针对非煤矿山企业在矿山爆破、破碎、加工、运输中出现的扬尘,采取分台阶开采措施,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在资源开发的同时,生态植被及时恢复,减少扬尘污染。各企业建立封闭式厂房和封闭式堆料场,安装除尘器,实行履带密闭输送,确保扬尘达标排放。各类煤堆、灰场、渣场和其他产生扬尘(粉尘)的散流体堆放场,采取仓储、罐储、封闭或半封闭堆场等形式,并配备喷淋、覆盖、围挡等防风抑尘设施,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

“两罚两禁”严追责杜绝渣土车辆沿路抛撒

近年来,市区道路工程运输车辆数量急剧增加,一些工程运输车辆受利益驱动,超载运输,随意抛撒,污染空气和环境,社会反响较为强烈。为此,2013年,我市专门成立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勤大队,专项负责工程运输车辆的集中整治工作。

上个月,特勤大队在路面巡查中发现,市区北环路金陵湾小区门前有大量渣土抛撒物,道路扬尘严重,严重影响了过往车辆及行人的正常通行。针对这一情况,特勤大队立即增派警力赶赴现场,寻找到抛撒源头金陵湾小区施工工地,现场要求施工单位尽快清扫路面,并对该工地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责令其立即整改。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交警部门共深入施工工地116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2份,叫停违规施工工地3家。“今年我市将深化渣土车整治,严格渣土运输车辆审批和监管,开展渣土车运行卡口检查,在重要位置设置检查点位,在重点时段开展巡查、夜查和暗查,对违规行驶车辆依法严肃处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副书记、副支队长梁周虎说,今年治理渣土车将实行“四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企业(公司)化运营、统一加装密闭装置、统一外观标识、统一安装 G PS,实现对工程运输车辆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目前,已为工程运输车辆安装密闭装置783辆,安装 G PS1241辆,安装车顶灯1211辆。

还将实行“两罚两禁”(“两罚”即对工程运输车辆超速、超载、抛撒等严重违法行为,依法对驾驶人和企业主管人员进行处罚;“两禁”,即从业人员一月内有三次超速、超载、抛撒记录的,取消准驾资质。一月内企业累计10%以上车辆有遗漏、抛撒违法记录的,停止给该企业车辆发放通行证,并予以警告。)“黑名单”等管理制度,实行责任追溯机制,对违法运输、沿路抛撒的渣土车辆实施联合执法,依法追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运输单位责任,坚决杜绝渣土车辆沿路抛撒现象。同时,集中开展工程运输车辆整治行动,督促工程运输车辆规范化运行,严格覆盖、清洗,并在市区陈仓大道等重点路段设立渣土车检查卡口,入城口设立车辆冲洗台。

据了解,我市已将市区1278台工程车辆和1816名驾驶人纳入工程运输车辆管理系统进行监管,全市工程运输车辆基本达到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车辆超速、超载、抛撒、扬尘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清扫保洁除“死角”治理城乡道路脏乱差

城市道路扬尘是群众极为关注的污染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从市园林环卫管理局了解到,为了狠抓市区道路扬尘整治,我市专门制定了《宝鸡市铁腕治霾城市清洁专项行动方案》,在市区和各县城、建制镇开展城镇环境卫生清洁行动。

市园林环卫管理局环卫管理科科长高纳海说,今年我市将新增50多台洗扫、冲洗、洒水喷雾车等设备,逐步将普通机扫设备全部更换为清扫车,扩大机械化清扫面积,采取“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工作模式,加大对城市主次干道黑色路面的机械化清扫力度,增加作业频次,确保路面整洁,减少道路扬尘;持续做好洒水抑尘,调动各类洒水喷雾车辆,确保城市主干道路每日洒水降尘不少于3次,其他道路每日两次以上,有效控制道路扬尘;定期开展道路冲洗作业,彻底清除道路积尘和污渍,冲洗作业每周进行1次,确保城市重点区域环境良好。同时对人流集中的繁华路段人行道,循环开展冲洗作业,确保路面见本色。还将加强洗洒车辆运行管理,强化 G PS运行监管和定期考评,确保每辆洗扫车每天运行不少于20公里,洒水车不少于60公里。

高纳海说,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地方的卫生问题,由于基础设施差、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一直是环境整治中的“顽疾”。今年,我市将大力整治突出环境卫生问题,市、县、区开展整治活动不少于6次,建制镇至少进行4次集中整治。通过整治环境卫生薄弱区域,整治城镇卫生死角、盲点,整治占道经营,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等,使城镇环境卫生工作薄弱环节、城乡接合部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到2017年底,全市城镇环境薄弱地段(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脏乱差现象、卫生死角将基本消除,市区建成区主要车行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县城达到100%,重点镇达到100%,建制镇达到60%。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扬尘污染,今年我市将推广土壤稳固剂灰尘控制技术,2017年,全市总应用面积达到102万平方米,其中市区50万平方米,平原县各8万平方米,其他县各4万平方米。同时,严格执行“禁土令”,冬防期间(1月1日至3月15日、11月15日至12月31日),除市政抢险、抢修工程外,市区全部禁止拆迁、倒土等土方作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市二保:种植再进行 孩子在行动

    2017-05-10 17:00阅读

    西安:高速公路收费站开通手机支付业务

    2017-05-10 12:09阅读

    西安首届残疾人校园招聘会将于5月17日举办

    2017-05-10 09:36阅读

    【安康】安康市创森知识答题竞赛试题

    2017-05-09 16:02阅读

    【铜川】“铜川工匠”风采展示

    2017-05-09 08:03阅读

    健康饮食 助力成长——西安市第二保育院家长学校讲座圆满召开

    2017-05-08 12:04阅读

    【渭南】6月起 渭南淘汰报废黄标车将不再享受政策补贴

    2017-05-07 22: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