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安康这位民间艺人 被联合国授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
(通讯员 杨志贵)打开紫阳县人社局能工巧匠人才库,笔者慕名采访了紫阳县城关镇民间工匠石雕艺人黎成生。他像腾格尔,巧合的是他也出生在内蒙古;他像帕瓦罗蒂,他被联合国技术促进会授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他深遂睿智的脸上不时露出憨厚的笑容。
在城关镇钟鼓湾保障房小区黎成生的家,他和笔者谈起了他的石雕艺术,分享了他追求石雕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和传奇人生。黎成生是个自学成才的工艺美术大师,他12岁时母亲就去世,1962年随父亲从内蒙古回原籍陕西紫阳,上学只读了几年高小,后来在紫阳县航运社上班,公司倒闭后黎成生就失业了。他先后在建筑工地当过小工、拉过板板车,生活过得十分艰辛。然而,一有空闲时间他就背着画夹子跑遍了山城的大街小巷、踏遍了紫阳的山山水水,绘画成了他唯一的爱好和追求,慢慢地,艺术在他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1980年黎成生自费到西安美院学习雕塑一年后返回紫阳,他先用学习的雕塑技艺进行了实验,用石膏塑了一尊鲁迅像,拿到市场以两元钱出售,整整大半天还无人问津,一气之下当场毁了石膏塑像,回家苦苦思索了很久很久,觉得还要继续努力学习技能。他购买了许多雕塑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白天他要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夜晚挑灯刻苦读书、练习雕塑技能。直到1994年初, 黎成生在街上租了一间门面房开起了雕塑店,利用紫阳的青石板资源先是刻墓碑挣钱谋生,并进入了石雕工艺美术的创作。他借钱买回了两块天然石料绿丝岩玉开始了《清明上河图》的石雕创作。黎成生采用浮雕的手法历时6年,精雕细刻出大型浮雕《清明上河图》,画中人物838人、树木252棵、牲畜96头、木船26艘、运输车辆16辆、轿子7顶、房屋122间,一气呵成。黎成生以现实主义的独特雕刻手法,采用阴、阳、皴、刮、铲,点等工艺,将原作生动逼真、淋漓尽致地再现于绿丝岩 板石上。他执掘的追求到了石雕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令许多人赞叹不已。
黎成生用石雕艺术再现《三国演义》的全景和人物,准备把《三国演义》连环画雕刻在长10厘米、宽7厘米的石板上,刻这样一部作品共要这样尺寸的石板一万三千多块,那每一幅画面上雕刻的人物形象逼真,背景勾勒清晰,文字蝇头小楷,工整可读,入石三分。看着他的石雕作品《清明上河图》、《三国演义》、《西安黄陵图》、《春雨图》、《茶圣陆羽》、《八骏图》、《千里驹》、《紫阳志史图》等,一件件精美的石雕珍品让人啧啧称赞。
黎成生的石雕艺术获得了成功,石雕艺术在他心里由发芽到生根的整个创作过程,共雕刻一百六十多幅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吸收为会员;2002年荣获全国第三届奥林匹克书画艺术展金奖、中华大世纪风云人物,同年被联合国技术促进会授于国际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2016年6月24日被确定为紫阳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离小区不远的一间小工作室里,黎成生告诉笔者鲜为人知的最新创作,他已花去大半年时间走遍了紫阳的山山水水,根据原始资料、收集民间传说,整理出紫阳八景,从文字故事到素描绘画再雕刻在板石上。一套由文笔参天、神峰润色、凤岭朝阳、七宝连云、汉巴青翠、之水廻波、中沙映月、仙人古洞于一体的文化大餐紫阳八景在不久的将来即将问世。这不但还紫阳500年历史本来面目,而且将为文旅兴县的紫阳战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用黎成生自己的话说:他叫疯子、自称紫阳布衣、汉水艺人。一个民间工匠石雕艺人爱自己的艺术事业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定会创作出更多的石雕艺术珍品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