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警徽在秦岭深处闪耀

2017-05-12 12:26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 李卓文 徐康清 李荷 通讯员 贾军

5月的洋县华阳古镇,风景秀丽。沿古镇往西北方向走,一路山静林深水幽,约20公里后,便进入了该镇岩丰村的地界。拐过一个急弯,闯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幅图画:端庄大气的村委会办公楼矗立山涧,沿河而建的村民文化广场干净漂亮,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中……这一切让记者全然忘记自己身处偏远山乡。而要说起这其中点滴的喜人变化,就得从2014年省公安厅结对帮扶岩丰村谈起。

上午看病下午入户 第一书记让人心疼

“远的我们不讲,就说三年前的岩丰村,设施落后,因为不通班车,村里信息闭塞。路是泥巴的,电路是老旧的,更别说这宽敞的文化广场、明亮的排排路灯、家家瓷砖贴到顶的现代化厕所。这在以前可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同记者说起村里的变化,当了30多年支书的严顺礼感受最深。

按照全省精准扶贫要求,从2014年,省公安厅开始帮扶岩丰村。派驻的第一书记刘翼飞回忆起自己刚来时看到的景象,笑着告诉记者:“来的时候,我是带着雄心壮志的,有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斗志。当看到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薄弱的岩丰村,瞬间,我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在那一刻,我心里清楚,想要带着全村脱贫致富,就必须真正沉下心、迈开腿,长期奋战在扶贫一线。”就在记者到来的当天,刘翼飞早上刚刚挤出了一点时间去医院做了治疗回来,下午他便带着记者走村串户了。三年的山区驻村工作,加上饮食不规律,让他得了严重的肠胃病和风湿病。看着走在前面一瘸一拐一边带路,一边向记者讲述村民发展情况的刘翼飞,记者不禁为他心疼了。

修路改电 惠民工程人人看得见

3个村民小组,85户323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4户104人,省公安厅还在标准之外又确定了8户27人为帮扶巩固户。全村总户数中有近一半是贫困户,且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人均耕地不足1亩,让岩丰村彻底脱贫,感受到压力的不止是刘翼飞。

要想富,先修路。几年间,省公安厅共协调投资730多万元加强了岩丰村基础建设及村容村貌整治,完成了多条村组道路的加宽改造和硬化;对绕村而过的河堤进行了改造,并在河堤上修建了健身器材、文化长廊俱全的村民文化广场;修复“U”型渠堰2.5公里,解决了200多亩水田的灌溉问题。对全村85户农户实施了庭院治理,对5户居住地分散、交通不便的村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还协调省旅游部门投资300万元在岩丰村三组建成了自驾车营地。在村容村貌整治中,重点对道路进行了亮化、美化,并安装路灯,配备垃圾车,完成全村旱厕改造。同时,协调省地电等单位对岩丰村农网供电进行了升级改造。今年开始,4G网络在岩丰村实现了全覆盖,宽带也入了村,自驾营地和村委会还实现了免费wifi。洋县至岩丰村客运班车的开通,拉近了村子与外界的距离。随着一项项规划的落实,岩丰村整体脱贫有了坚实基础。

解难救急 结对帮扶工作组成了群众贴心人

自结对帮扶开始,省公安厅为强化脱贫攻坚领导力量,专门成立了由省公安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岩丰村提出了“一个规划、八项工程”的脱贫工作总体思路。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自驾车营地建设、易地搬迁、厕所提升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农产品电商推广、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培训等。同时,确定由厅机关24个警种、部门党支部与村民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把帮扶责任落实到人。

有了工作组,细化了责任人,村民们的疑难困惑就有了倾诉人、解决者。贫困户杨忠福硬化地面,改善居住条件有困难,厅办公室募捐爱心资金9000余元送到他家中;54岁的杨章友,妻子患间歇性忧郁症,愁云多年笼罩着这个家庭,厅反恐总队出资带着他的妻子到西安看病,还专程带着她在西安游玩了一圈;村里李典琴等6名贫困生上大学学费有问题,厅警保部开展捐资助学,筹措助学金2万元,帮孩子们圆了大学梦……

春风化雨,工作组竭尽所能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贫困户逐渐对工作组建立了信任,家里但凡有个大小事都喜欢和他们商量。

养蜂大户朱成贵养的140多箱土蜂产蜜600多公斤,销路却成了问题。刘翼飞带领脱贫组成员给他在西安联系客户,打开了销售渠道,去年,仅蜂蜜一项他家就有5万余元的收入。就在前几天,63岁体弱多病的李茂强还向刘翼飞诉说担忧,自己养了两头猪,担心以后不好卖。“不用怕,你只管养好猪,到时我帮你卖。”刘翼飞边给老郭打气,边塞给他200元零花钱……一桩桩、一件件,村民们回忆起来,心里满满的都是温暖、感动。“省公安厅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么多困难,结上这样的扶贫队是我们村的福气!”采访中,相聚在路边聊天的村民这样笑着告诉记者。

精准施策 贫困户渐入致富路

“人均耕地不足1亩,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怎样才能让群众真正完成从‘输血’变‘造血’观念的改变。”这个问题自从刘翼飞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就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考虑到岩丰村自然环境优美,毗邻华阳古镇、太白的黄柏塬景区,省公安厅综合“会诊”后,给岩丰村开出了这样一份脱贫处方:“发挥环境优势,扩大种养殖规模,实现增收脱贫;同时配合华阳景区发展旅游产业,做好自驾游营地建设,引导当地农户发展旅游服务业脱贫。”

为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激发大家伙的干事热情,两年里,公安厅陆续投入150多万元,凡是有意愿搞产业的村民,均给予40%至60%的产业种苗资金扶持,目前岩丰村基本达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奔头。

村民李茂才今年69岁,因腰伤做了几次大手术,成了贫困户。去年,他主动种植100公斤白芨,按照省厅的补贴政策,可享受1万元的补贴。3年后,这批白芨收入有望达10余万元。同时他家还种植了中、长期猪苓、娑罗树等,这又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67岁的村民陈记富已脱贫,但被列入了巩固户。在省公安厅脱贫不脱政策的扶持下,他家去年养鸡500只,出售了350只,省公安厅给他家每只鸡补贴10元,他共得到补贴3500元。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只肉鸡都在2.5公斤左右,按每公斤24元市场价格,1只能卖60元,除去成本,去年他仅靠养鸡纯收入至少1.3万元,这还不算种的白芨、猪苓、娑罗树等中药材。

村民赵永成家里5口人,妻子患癌症,生活举步维艰,一度对脱贫致富丧失信心,对口帮扶的公安厅刑侦局经过充分研究,帮助赵永成办起了松咀子农家乐,送去了精心挑选和修缮一新的家具、电器、被褥等爱心物资,刑侦局同志手搬肩扛搬运到老赵家,迅速安装调试到位,一个贫困家庭一下子走出了困境。

介绍起岩丰村的发展情况,刘翼飞一本账在心中,张口就能说得清清楚楚:“目前,20户贫困户发展土蜂养殖850箱,发展厚朴、樱花250亩,袋料香菇12万袋;6户养殖土鸡3600余只;4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8户种植了中药材。村里还成立了2个专业合作社,全村仅猪苓产业一项,今年就能达到180多万元。日前,新建成的电商平台也开始对外销售土蜂蜜、香菇等土特产,全村有好几户都达到了脱贫标准。”

在岩丰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殖土蜂收集蜂蜜,虽然产量低,但品质好,卖价高。今年,省公安厅以集体合作社发展模式,先期投入500箱土蜂,给贫困户入干股进行分红,允许非贫困户投资入股参与分红。厅里在村上专门找了养蜂能人刘水成、朱成贵负责蜜蜂放养。每天骑车上下几公里,到养蜂场工作至少6小时,午饭常常也没地儿吃,说起接手这样一件辛苦的事,今年61岁的刘水成告诉记者:“我自己家就养的有一百多箱蜜蜂,年年靠蜂蜜基本都有几万元的纯收入,年龄大了,本不用这么奔波。但我是一个老党员,看到现在这大好的政策,我也想利用自己的技术,带领大伙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市二保:浓情五月 感恩母亲

    2017-05-12 11:00阅读

    【铜川】市工信局请专家对民爆企业“体检”

    2017-05-12 08:11阅读

    【安康】紫阳紧急召开H7N9防控培训会

    2017-05-11 16:06阅读

    西安交警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晚间违法停车整治行动

    2017-05-11 08:51阅读

    【安康】“把国家的优惠政策给那些想干事的贫困户”

    2017-05-10 16:10阅读

    西安市2732套租赁型保障房昨日摇号分配

    2017-05-10 09:34阅读

    【汉中】佛坪政协为包扶村建设助力添彩

    2017-05-09 16: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