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高新区马营镇袁家坪村因病因残致贫户:生猪放进托管班党员代养助脱贫
“这些生猪平时由养殖场喂养,出栏后收益也有我一份。”5月11日,在高新区马营镇袁家坪村的一个养殖场,贫困户王继科告诉记者,将村上分发的扶贫猪托管在养殖场,他除了打工收入外,家里还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摘掉穷帽子指日可待。
袁家坪村位于市区南部台塬地区,外出务工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村里有10户村民因病、因残导致了贫困。村上经过多次研究,为贫困户制定出“生猪托管代养”的脱贫方案。所谓“生猪托管代养”,就是村里帮贫困户申请产业扶贫资金,购买猪仔,生猪养殖场为贫困户代养猪仔,生猪出栏后,扣除养殖成本,通过分红的形式将收益分给贫困户。
谁来代养?谁来为脱贫产业操起心?面对这一难题,村里的共产党员、养猪大户齐莉宁站了出来。起初,顾虑不是没有:养殖有风险,为贫困户代养的责任更大,赔了可咋办?可是作为党员,有经验又懂技术,在这个脱贫的节骨眼上,自己不带头谁带头?齐莉宁说服了自己。去年10月底,230头猪仔被送到她的养殖场,喂料、防疫、清扫,齐莉宁工作起来更加认真仔细,村里的贫困户也受到鼓舞,抽空就来养殖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当天在养殖场,齐莉宁一边给猪喂饲料,一边对记者说:“这些猪自代养后,已经长了100多斤,等到今年冬天,就可以出栏为贫困户分红了!”
正在养殖场帮忙干活的贫困户杨银期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口,自己患有“三高”常年吃药花费大,丈夫身有残疾在一家企业看大门,收入低,还有个10岁的孩子在上学,“生猪托管代养”的方式,让她家有了一份稳定的经济来源。据了解,待到生猪出栏,预计每头猪可为贫困户分红100元,每户年增收2000—3000元。本报记者王文静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