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一份特殊的“捐赠”

2017-05-12 12:38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见习记者 任悦文/图

2017年4月下旬,对于城固县退休老干部杨向公(化名)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这个落英缤纷的季节,他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办完了遗体捐献手续,为社会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做教学研究。

曾在西北军区第七陆军医院当兵5年的杨向公,对解放军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遗嘱中这样写道:“我自愿、无偿将临终时的遗体捐献给解放军医学院校,作尸体解剖,培养新一代……对有用脏器如角膜,捐献给对国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失明者,使他们重见光明,继续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老人向记者展示了他关于捐献遗体、脏器的遗嘱、录音、录像和捐赠照片。

谈到自己捐献遗体的想法时,老人丝毫不避讳,主动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公民遗体志愿捐献申请登记表》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出具的对老人的感谢状。老人告诉记者:“大概十多年前,曾多次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有关遗体脏器捐献的报道,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也逐渐认识到了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是奉献爱心的重要体现,是关爱他人,造福社会的义举。”他觉得,与其将来离开人世后遗体化为灰烬,不如捐赠给学校,用于医学研究,培养下一代,还可为医学事业尽最后一份力。

为了能完成自己的心愿,这十余年来,他曾3次去市红十字会领取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2次亲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办理捐献手续。志愿捐献遗体,除了本人的意愿外,最重要的是要获得自己家人的支持,特别是自己子女的支持。老人说,他除了老伴外还有一儿一女,刚开始对他们讲自己的想法时,家人们还不太支持。家人们不支持老人主要是因为不忍心遗体被“破坏”和对遗体捐赠事业的不理解。他就反复做思想工作,特别是表明自己的决心。

最终在老人的不懈努力下,孩子们都表示了支持,并在西交大医学部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下,完成了遗体捐献手续,庄严签上自己和家属的名字,老人的心愿终于在今年4月27日达成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第一中学举办“为了师生的生命健康——科学饮食”科普报告

    2017-05-12 12:00阅读

    【铜川】耀州区让群众搭上脱贫信息高速

    2017-05-12 08:19阅读

    【安康】紫阳紧急召开H7N9防控培训会

    2017-05-11 16:06阅读

    最多跑一次!18个公安行政审批进驻西安市政务大厅

    2017-05-11 09:17阅读

    【安康】汉阴财政局:改“驻村”扶贫为“住村”扶贫

    2017-05-10 16:12阅读

    西安市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权限清单公布

    2017-05-10 09:20阅读

    西安绿色建筑标准强制实施 不达标不发施工许可证

    2017-05-09 22:3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