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宝鸡庙会 请抓牢民间文化的热土 张琼
宝鸡民间庙会没有因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消失。这一点,当我们身处宝鸡庙会中就会有明确的认识。尽管如此,宝鸡庙会依然有让人冷静思考之处,增强庙会文化的魅力值,需要抓紧宝鸡民间文化这寸热土,否则,丢了魂的庙会,也就没什么可逛的了。
抓紧宝鸡民间文化,可以避免宝鸡庙会走向庙会同质化。如果所有的庙会千篇一律,看着有一座座的庙宇、戏台,讲的唱的却是与当地无关的故事和调子;看着有琳琅满目的摊位,摆的却是随处可见的寻常物;看着有尝不完的吃食,却没有一道地方小吃……这样的庙会,除过有集体活动的热闹感之外,毫无意趣。一些知名庙会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不断参与,吸引学者来研究,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自身的特色文化。特色民间文化是庙会的魂,哪怕紧抓一个故事,祭拜一位先贤,也会让人印象深刻。
抓紧宝鸡民间文化,可以塑造宝鸡庙会的文化名片。比如南京的夫子庙庙会、澳门的妈祖庙庙会等,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宝鸡庙会背后的文化有可挖掘处,比如周公庙庙会让人追念周公,诸葛亮庙庙会让人想起诸葛亮在五丈原的故事等,这些文化故事能让人感受宝鸡的过往脉搏。
宝鸡庙会要坚持做民间手工艺品的展台,泥塑、草编、刺绣、年画、脸谱、剪纸等民间物品的加入,让人在庙会上感到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宝鸡庙会不要放弃特色小吃,庙会上的洋芋糍粑、擀面皮、豆花泡馍、鹿糕馍等特色小吃,传递着一个地方的味觉记忆。抓紧宝鸡民间文化,对打造宝鸡庙会的文化名片至关重要。
抓紧宝鸡民间文化,还可以使宝鸡人在庙会中得到乡情、乡味的慰藉。庙会中,那种当地味、当地曲、当地物、当地祭拜先贤的风尚,是吸引外地人的地方,因为在外地看不到。紧抓宝鸡民间文化的庙会,也是宝鸡人最思念的地方,当我们离开自己的故乡,回到家乡后,能在老家庙会上吃到家乡味、听到家乡曲、看到家乡物,那种亲切感令人温暖,此处是我家的自豪感也更强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