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凝聚非公力量 助推脱贫攻坚

2017-05-17 12:12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通讯员 何勘 汤猛 刘志学

城固县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助推精准扶贫之路,在非公企业和“小个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领域大力开展“党旗领航+脱贫攻坚”活动,动员引导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围绕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基础建设、爱心救助等多渠道开展精准扶贫,实现了非公党建与脱贫致富互促双赢。

党旗领航,搭建村企共建平台

该县通过开展“党旗领航+脱贫攻坚”活动,宣传引领非公企业党组织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各参扶企业根据帮扶村和贫困户的经济基础、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素质等实际情况,以促进增收为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种养殖业)、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劳务输出等帮扶项目,开展企村合作。

同时,非公企业党组织利用自身管理、技术、人才等优势与村级党组织积极开展“组织对接、管理对接、活动对接、服务对接”的“四对接”党建促扶贫活动,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拓展服务职能,助力精准扶贫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和载体,实现了村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双赢的党建促脱贫模式。

全县44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中,100户企业与101个村进行结对帮扶,累计征询村企共建和精准扶贫意见、建议980多条,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村104个,农业产业合作社58个,举办实用技术培训300余期,参训2万余人次,为共建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扶助资金2580余万元,捐资524万元资助贫困群众,共吸纳贫困劳力4860人,年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累计落实扶贫项目资金180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2万余人,扶贫实效明显。

因地制宜,精准确定帮扶项目

各非公企业党组织立足自身经营优势,因地因企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汉中邦利公司结合自身原料需求和结对村地域特点,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在滥坝村发展核桃、木耳、香菇、天麻、蜂蜜等地域特色产业和农业园区,并配套制定了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入股合作、入企务工、电商服务等五个方面的精准扶贫帮扶措施,帮助贫困群众245户731人发展农林产业,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汉中科瑞思矿业有限公司根据总公司生产光伏产品优势,采取农户入股投资方式,集资资金1100万元建立屋顶光伏电站,使200户贫困户直接受益。桔园镇旅游开发公司根据胥水漂流地理优势,按每人1000元每股参股集资,89户贫困户共得首次股民分红23万元,农户增收成效显著。汉中三道中瑞公司研发的高端“菌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为破解原料供应紧缺瓶颈,为农户免费提供技术和原料,帮助农户发展菌类培植,兜底全部收购,增加农户产业收入。城固光荣炉料公司吸纳北部山区农民就地务工,职工月均收入3500元,靠务工收入,许多贫困户一举脱贫。

村企联建,共促发展实现双赢

在村企党组织共建过程中,不仅企业找到了产业发展的组织载体,而且使农村分散的生产要素找到了合适的集中平台,进而实现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并以此带动扶贫整村推进,形成了“合丰村的土鸡”、“陈丁村的蔬菜”、“星明村的山药”、“盘龙村的大鲵”等特色产业村104个,扶持专业合作社58个,有效带动了农户的发展和增收,1500户贫困户因此尝到了投身农业产业的甜头。

山花茶叶公司每年聘请科研院校专家免费对贫困户进行茶树种植管理技术培训,让335户贫困户掌握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提高了鲜茶叶产量和质量,使家庭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目前,累计培育农村经济能人572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战斗力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呈现新活力,党建促扶贫实效凸显。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开展高二年级“重温司马精神,寻访民居文化走进韩城”研学旅行活动

    2017-05-17 11:02阅读

    【铜川】市政府召开工业促投资稳增长专题会议 何尚民讲话

    2017-05-17 08:17阅读

    【宝鸡】今年一季度宝鸡市新增社会融资 104亿元

    2017-05-16 18:03阅读

    炎炎五月 乐游沙苑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樱桃四班社会实践活动

    2017-05-16 11:12阅读

    西安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城市电视联盟”倡议

    2017-05-15 22:40阅读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第八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隆重开幕

    2017-05-15 13:10阅读

    陕工商院举办2017年春季校园招聘会

    2017-05-14 19: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