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渭滨区邵家山村贫困户崔振虎——身残志坚众人赞 不等不靠谋出路
因不想“低人一等”,身有残疾的崔振虎,起早贪黑摆摊卖菜,努力摆脱苦日子。5月11日下午,记者见到渭滨区神农镇邵家山村贫困户崔振虎时,他正在市区宝桥综合市场卖菜。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崔振虎身残志坚、自立自强,凭着勤劳的双手,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邵家山村是渭滨区后山村,这里虽然距离市区近,但是山路陡、耕地少、缺水,只能靠天吃饭,村民大多在市区打工,村上的贫困户多为因病、因残致贫,今年44岁的崔振虎就是其中之一。崔振虎与70岁的母亲一起生活,他因脑梗后遗症,左胳膊动不了,左腿也一瘸一拐,属于二级肢体残疾,母子二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扶贫干部常常关心崔振虎的生产生活,为帮助他脱贫致富想办法、出点子。“种地收入低,加上我没文化、没技术,腿脚还不方便,搞养殖也不现实。”崔振虎更不愿意闲在家,等着领残疾补贴等救助金。他想来想去,三轮车单手也能开,自己住在市郊,可以贩菜、卖菜啊!
于是,去年10月份,崔振虎凑钱买了一辆小三轮,开始在宝桥综合市场门口卖菜谋生。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晚上一收摊就单手开着三轮车去东风路批发蔬菜,有时候回到家都半夜一两点了,早上最迟六点多开始摆摊卖菜,一直卖到晚上八点多,饿了就在附近吃碗面。一边说着,崔振虎一边指了指摊位后面,那里摆着一张行军床,累了他就躺在上面打个盹。
“崔振虎很勤快,在村里就找不见人。”“这个贫困户很‘典型’,身残志坚值得我们学习。”邵家山村村民说。“单手连菜都拾不到篮子里,还能坚持自己养活自己,不容易。”在宝桥综合市场附近开面馆的童会琴说。面对大家的夸赞,崔振虎却说:“咱不能光指望扶贫政策和帮扶干部,我还能动弹,虽然每天只挣二三十元,但养活自己还行。”本报记者张帆秦玮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