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结算+四重保障 西安健康扶贫新政让患者看病不愁(2)
从每月看病花费近2000元到不花钱的变化
和李建海一样,家住周至县哑柏镇上阳化村的杨书娃老人也是贫困户。日前,记者在周至县人民医院见到他时,他正和老伴一起住院。
杨书娃患有慢性胃炎和眩晕综合征,而杨书娃的老伴刘莲患有尿毒症,是医院的“常客”。
“为了治疗老伴的肾病和尿毒症,家里花了近10万块钱。我一直在家务农,以前日子还过得去,现在只能靠低保金和娃们接济。”提起妻子的病和家里的光景,杨书娃非常难过。可喜的是,我市近期出台的健康扶贫政策极大地改善了杨书娃一家的境况。
杨书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6月份以前,他老伴每月透析8次,个人自付费用达到近2000元,一家人不堪重负,几乎要放弃治疗;现在,因为有政策保障,老伴每月可以按照病情的需要透析10次,且不用自己承担任何费用,也不需要缴纳住院押金。“现在感觉日子有了希望,有了奔头。我们全家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杨书娃激动地说。
我市“一站式”服务实现参合人群全覆盖
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目前全市52家市级新农合协议医疗机构、12个统筹区县的所有县级医疗机构均已开通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实现统筹区县全覆盖、参合人群全覆盖。
“一站式结算服务,旨在简化结算程序,方便患者就医,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市卫计委体制改革处处长丁力说,卫计委、民政局、保险公司和医院优化流程,整合相关资源,保证老百姓一次性享受所有的补偿政策。
与此同时,我市构建起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保障四重保障制度,明确一级医院不设起付线,贫困人口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3类38种门诊慢性病封顶线提高20%;并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对建档立卡人员和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同步执行健康扶贫相关倾斜性补偿政策,将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费用也纳入“四重保障”范围。
截至7月31日,全市贫困人口出院22819人次,新农合报销金额9138.40万元,优惠报销金额1221万元。大病商业保险补偿贫困人口2835人次,报销金额754.73万元。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