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与大西安的新使命(3)
城市行动:全力建好大西安
城市间的竞争就是一场激烈而跌宕起伏的马拉松比赛,比的是创新力、影响力。西安正在全力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前进的道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面前,西安要以“立足西北,着眼全国,以开放促发展,以创新求跨越,以文化塑标识,加快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全面实现追赶超越”的总要求为指导,按照统筹谋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特色提领的思路,积极探索一条既能够充分彰显自身文化特色、体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生态资源环境条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
坚持文化建设主导路径。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成果的结晶,既不能复制,也不能凭空创造。《规划》指出,要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中国元素的风貌塑造为特色,加快高端要素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从现实性来看,正是由于拥有稀缺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西安才具有了今天的国际声誉和地位,拥有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从可行性来看,珍惜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价值的保值增值,努力推进西安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是西安走向世界最宽阔的一条道路。
坚持经济建设跨越路径。综合经济实力,是一个城市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和核心要素,也是西安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发挥带头、引领、示范作用的重要支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特大城市相比尚有差距,是西安目前的短板。未来,西安必须始终以大西安都市圈的视角明晰发展定位,明确各城市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统筹西安、咸阳、西咸新区等多个建设主体,引导优势资源集聚,使西安逐步具备承担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职能的能级和量级,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坚持社会建设和谐路径。社会和谐,是人的生活品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为此,西安要加快民生“九难”问题解决和品质建设,建立与城市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制、城市公共管理制度和高效政府服务体系,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和营商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让市民共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
坚持生态建设绿色路径。要重视“大气环境污染情况严峻,重污染天气频发,环境容量接近极限”的严峻现实,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生态城市、美丽西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打好治霾、治水、治土攻坚战,充分实现西安城市综合价值。
坚持城市发展开放路径。对外开放是世界各国经济腾飞的普遍经验。要用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宽广胸怀,一边向东走、向沿海走,一边主动向西拓展、向中亚拓展、向欧洲腹地拓展,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立足于创新开放模式,拓展开放领域,集成开放优势,为西安的发展构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空间,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