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与大西安的新使命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关中平原城市群将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提升核心地区,培育发展潜力地区,严格管控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提升空间开发效率和城市群发展水平。到2035年,城市群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中华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届时,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将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意味着,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西安将担当更大的使命、承担更大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意志:塑造世界的西安
2009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与前者相比,不仅涉及的面积更大、城市更多,而且在空间格局和产业发展等领域进一步突出了区域优势,尤其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这一重大目标,使这一区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独特战略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现在,西安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这次将西安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对这座城市新的重托和期望,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安地处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西安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为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支撑。西安作为千年古都,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是世界著名的人文之都和文化遗产之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使其进入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为其发挥历史、人文、产业等综合比较优势,深度参与国际经贸、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的全面建成,西安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
总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西安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加快人口、资本、科技等发展要素的集聚,大大提高西安的城市地位和对外影响力,推动西安加速进入世界性要素循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资源配置,在世界城市大格局中再次彰显自己独特的魅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